中國夢,我的們的夢
中國夢,我的們的夢。
中國夢,我的夢
夢想是春泥中蠢蠢欲動的種子對參天大樹的向往,夢想是夏雨后含苞欲放的蓓蕾對眾芳競妍的期待,夢想是秋風里默默醞釀的果實對圓潤甜美的盼望,夢想是冬雪下蟄伏搏動的生靈對和風艷陽的憧憬……
有夢的人生是生機勃勃豐富多彩的,為夢想奮斗的人生是斗志昂揚充實快樂的。相對于頻繁瑣碎的現(xiàn)實土壤,夢想的天空總是高遠而美妙的。夢想的種子需要適宜的土壤與氣候,適中的雨水和精心的呵護。給夢想一次開花的機會。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征,其文化內(nèi)涵中飽含著中國人民“勤勞、樸實、堅韌、向上”的精神和“友誼、和平”的夢想。由教育部、中央電視臺和八達嶺長城傾力打造的《開學第一課》面向全國3億中小學生,以現(xiàn)場課堂的形式,講述個人與國家“大愛”的夢想。
黑暗中,一盞照亮前進方向的燈就是夢想。從西南旱災到玉樹地震,從28省區(qū)市的水災到舟曲泥石流,我們失去了很多,但夢想不曾失去。有了夢想我們就應該堅持,一直去堅持夢想、探索夢想,從我的夢便成中國夢,從少年強變成中國強。
夢想,是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動力。夢想,是一個人前進的方向。夢想,周而復始,夢想,鍥而不舍。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傳承著一個長長夢,幾經(jīng)輾轉(zhuǎn),幾經(jīng)沉浮。時至今日,匯聚成了一個夢,中國夢。
當鴉片戰(zhàn)爭擊破“天朝上國”迷夢,當西方文明劇烈沖擊“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心理,當中華民族面臨“千年未有之變局”、面對“千年未有之強敵”,中華兒女就有一個夢想,一個民族復興的夢想。
170多年來,無數(shù)中華兒女就執(zhí)著于這個夢,為民族復興上下求索。而今,在實現(xiàn)這個夢想的新的歷史征程上,深情闡述“中國夢”, 他引用了三句詩“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將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鑄于百余年中國滄桑巨變的歷史圖景,展現(xiàn)于幾代人為民族復興奮斗的艱辛歷程,令人感慨、催人奮進。
姚明在退役發(fā)布會上感言:“感謝這個偉大進步的時代,使我有機會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和價值。”
是啊, “中國夢”與個人夢唇齒相依。 當“中國夢”沒有綻放,個人的夢又如何開花?從根本上說,我們每個人夢想生長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國夢”。我們每個人夢想的成長,都有“中國夢”的成長相伴。有了“中國夢”的茁壯,我們才有了做自己的夢的自由。
與此同時。我們追逐自己的夢,本身構成了“中國夢”的一塊塊基石。“中國夢”的建構,又為我們放飛自己的夢想提供了平臺和土壤。
我們每個人未必像姚明那樣盡情綻放了夢想,但我們都有自己的夢,我們都在抱怨“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豐滿是給有準備的人,骨感是留給沒有進取的人。當你在課堂呼呼大睡,作業(yè)東拼西湊,上課遲到早退,你拿什么區(qū)豐滿你的理想。夢想不是說說而已,我有一個大大的夢想。但這個大大夢想要從現(xiàn)在小小的努力開始,自習早到10分鐘,每天多記幾個單詞,課堂上多堅持專注幾分鐘。同樣,夢想貴在堅持。如此,當夢想綻放的那一刻,想骨感都骨感不了。
此時此刻。歷史的接力棒已經(jīng)交到我們手中,我們要大聲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難與輝煌,無愧今天的責任與使命,不負明天的夢想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