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中國風(fēng)”作文900字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迷戀上了“中國風(fēng)”。唐詩、宋詞、元曲作為中國五千年文化的沉淀,其中自是有一種韻味的。
詩,是唐朝的一株柳,搖曳在古風(fēng)河畔。讀詩,自是少不了李白和杜甫。
品李白,我們會沉浸于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狂放不羈;也會感慨于他“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的巍然正氣;也會羨慕于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然”的豪放灑脫……他以才為槳,以筆為舟,攜一壺酒,開懷暢飲,酒入豪腸,三分劍氣,七分月光,繡口一吐,醉了半個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風(fēng)情萬種,仗筆獨行。他以超脫世俗的人性智慧,奏出了盛唐的最強(qiáng)音。也造就了后人念念不忘的“詩仙”和“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的“酒仙”……
賞杜甫,我們折服于他“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博大胸懷;也會無奈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壯志難酬;也會憂思于“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憂國思鄉(xiāng)……他用他的筆來寫他的國和他的心,推己及人,憂國憂民。他是歷史的絕唱,時代的見證。他的詩記錄了唐朝的由盛轉(zhuǎn)衰,難怪被評為“詩史”!而他也憑借著“詩史”成為了千古絕唱的“詩圣”……
詞,是宋時的一尾魚,游曳在清澈的柔波中。詞,在蘇軾、李清照為首的豪放派和婉約派的手中達(dá)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以及蘇軾“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兒女情長,纏綿悱惻,而李清照則在丈夫趙明誠死后,所有的纏綿悱惻都變成了筆尖下寫不盡的愁——“連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何人獨倚明月樓?何人琵琶語凝愁?思如扣,沾衣袖,世人皆云琵琶惱,誰嘆曲中憂?
曲,是元時的一股風(fēng),飄揚在深巷胡同。元曲最為出名的應(yīng)該是馬致遠(yuǎn)的《天凈沙秋思》吧?!其中寥寥幾個景物就勾勒出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卻又讓人身臨其境,仿佛眼前就出現(xiàn)了詩中的景象——一位游子騎著一匹瘦削的馬緩緩地向不遠(yuǎn)處冒著炊煙的村莊走去,而他身后的老樹、枯藤、昏鴉,都印在那抹似血的殘陽上,看上去格外的蕭瑟……
詩、詞、曲,各有一種韻味,但那都是茶的韻味,清香,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