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踐之匙”啟“成功之門”作文1000字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在我看來就一個道理,知識固然重要,但實踐更重要。實踐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
譚超,煙臺大學快遞網(wǎng)點的老板,吉林延邊大學歷史系博二研究生。如此高的學歷背后是什么?恐怕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他當過保安,做過小工,做過樓盤銷售,送過快遞,最辛苦的時候,一天做三份兼職我們可能會不理解他的行為,但正是這一系列的實踐鋪墊了他向上攀爬的基石,給了他堅持理想,繼續(xù)深造的物質(zhì)支撐。幫他打開了成功的大門。
“九尺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孔子為了推銷他的政治主張和思想學說,一生積極奔走天下,游說各國。他自己創(chuàng)辦教育,設學授徒。通過教育的路途來宣傳儒學學說和仁義思想。為后世培養(yǎng)了大量的可造之材,讓儒學學說澤被后世,萬世流傳
孔子為何會有如此高的成就的,無非是實踐和勤奮的結(jié)果,他用實踐證明了自己在在政界不會有所成就,繼而放棄游說一心投身于教育事業(yè)。教導出來子路、顏回等一個個賢能之人,也讓自己的儒學學說源遠流長,從而獲得了“千古一圣”“至圣先師”的美譽。實踐使人留名。
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盲目的接受傳統(tǒng)觀念,崇拜古代權(quán)威和古典著作。人們學習科學知識也只是學習像《圣經(jīng)》一樣的亞力士多得的理論,只相信文字的記載。而他,達芬奇,反對人們把教義和言論作為知識基礎,他鼓勵人們向大自然學習到自然中尋求知識和真理。他認為知識起源于實踐,只有從實踐出發(fā),通過實踐去探索科學的奧秘。他說:“真理只有一個,它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實踐之中。”
再來說我們所熟悉的西游記,先不說其他師徒三人。就拿孫悟空這一身本領來講,他是宅在花果山宅出來?水簾洞里睡出來的么?不,他先是漂洋過海穿州過府八九年,付出了大量的搜索成本和時間成本。他深夜不眠、時時練習,才能有72變和筋斗云的本事。才能樹起齊天大圣的旗幟。棒打凌霄殿,腳踏九重天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拋開西游記的神話色彩和浪漫主義,但是這種勇于實踐的精神就值得我們?nèi)W習,師徒四人共同進退、互幫互助,也成就了一番事業(yè),實踐使人成功。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高學歷者數(shù)不勝數(shù),那些成功人士要不是有一技之長,要不就是有實踐經(jīng)驗。
所以,去實踐吧,少年。為了成功,為了夢想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