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己作文700字
古人云: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從古至今,這種觀念深入人心。少年的肩上承載著祖國的命運,少年的手中緊握著祖國的光輝,少年的眸里見證著祖國的歲月。
老一輩們常說:“時光正好,一定要好好讀書,讀書才能報效祖國。”也許,兒時的我們也是這樣想的,再大些才發(fā)現(xiàn)自己很蠢,因為“祖國”似乎離我們很遠很遠。而如今,讀書——為中華之崛起。
憶古,王維、趙蒙、李昂,這些耳熟能詳?shù)奈臓钤,哪一個不是苦讀數(shù)十載,哪一個不是意氣風發(fā)?戰(zhàn)場上炮火連天,狼煙四起,他們手中的毛筆卻如何將敵人殺死,他們最多進言獻策,可是哪有那么多賢明的君主!他們有時候恨那柔軟無能的文章,他們更愿騎上戰(zhàn)馬,即使為國捐軀,也好比守著那冰冷的紙硯。
很多少年喜歡賈寶玉,因為同齡的我們感同身受,不喜歡讀書,整天被三姑六婆,父親催著功課,讀著枯燥無味的政治書籍。賈府衰敗,寶玉似乎預示到祖國的危機,他知道,自己這個卑微的“讀書人”根本救不了祖國。既然無能為力,不如離開不再回頭。
昏庸黑暗的年代,中華的命運依靠長篇大論的書生,簡直可笑。
嘆今,新中國如剛出生的芽兒,向著陽光,它在成長。我曾在一部電影中看到,一個學生說:“我雖然不能走上戰(zhàn)場,但我可以用筆桿子畫圖紙,也可以造大炮造機槍。”我第一次決定:我要讀書。
是啊,你看錢學森,名副其實的學霸,誰敢說他讀書和中國的崛起毫無關(guān)聯(lián)?當然你會說,我又不是錢學森,我又不會造導彈,讀書干什么呢?
可是,你還是讀書了,你讀了成千上萬的詩歌,一本又一本的名著……之后,你告訴自己,原來文學那么有趣,原來我一直錯了,原來我也可以改變自己,原來應該這樣做人……其實你很幸運,你已經(jīng)是一束陽光。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其實只說對了一半。讀書,為的是讀出另一個自己,到那時,一束束陽光就會照亮整個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