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屋檐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下雨天躲過的屋檐。
我記得那屋檐,我在檐下從窗戶里探出頭來,我在檐下整理被風吹亂的頭發(fā),我在檐下看你騎車走過。我曾輕輕擦過的屋檐,那里積了太多的灰;我曾小心裝飾過的屋檐,那里看起來太過單調;我曾踩著板凳去觸摸的屋檐,那里留下了我太多的好奇和驚喜。
我生氣時看著屋檐,那屋檐也看著我。我緊緊地盯著它發(fā)呆,它也緊緊地盯著我。我知道它現在變了模樣,因為我偶然路過時看到的它,再也不是單調的水泥色。我聽到它的新主人說:“好好粉刷一下,這樣看起來太舊太土了吧,怎么做新房呢?”我知道它現在的主人是一對新婚夫婦,他們想要改變一下我的屋檐,因為它看起來太舊了。但不是的,它很好看。春天的光映在上面,它暖暖的;冬天也許有冰凝在上面,總讓我想到冰宮或是水晶,因為它偶爾掛著長長的冰柱,我喜歡觸摸那結著冰柱的屋檐。
也許,他們—我是指屋檐的新主人,也會有一個小女兒。干是小女兒在屋檐下長大,像我一樣在屋檐下躲雨,像我一樣從冬天的冰柱想到小龍女那結著千年寒冰的深潭底,像我一樣想觸摸那屋檐,想觸摸那偶爾長著青苔的屋檐。或許,她會像我一樣在那里度過兒童時代,度過充滿幻想的少女時代,再不舍地離開我的屋檐。十幾年前粉刷的痕跡早已退得于干凈凈了,我的屋檐又變得又舊又土了?伤蚕裎乙粯佑X得那屋檐很好看,雖然是水泥的顏色,雖然粗糙,但卻像我離開時一樣好看。
路過的人也許會說:那房子舊了,也許是20世紀90年代的東西了。但他們不知道,那有我漂亮的屋檐,下雨的時候也可以讓他們躲雨的屋檐。
成長是個體生命的體征,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或多或少地留下一些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