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高考作文真題解析
練習(xí)往年的作文真題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湖南高考作文題目解析,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湖南高考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材料,寫一篇作文。(60分)
有一棵大樹,枝繁葉茂,濃蔭匝地,是飛禽、走獸們喜愛的休息場所。飛禽、走獸們著自己去各地旅行的見聞。大樹聽了,請飛禽帶自己去旅行。飛禽說大樹沒有翅膀,拒絕了;請獸幫助,走獸說大樹沒有腿,也拒絕了。大樹決定自己想辦法。它結(jié)出甜美的果實,果實里包含著種子。飛禽、走獸們吃了果實,果實的種子就這樣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請根據(jù)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寫作指導(dǎo)】
今年湖南高考作文題目還是新材料作文。材料提供的是一則寓言。這則寓言故事中有飛禽、走獸和大樹三個對象。三個對象有分為兩類。一類以樹為材料的主體,一類是以飛禽、走獸為材料的客體。材料拿飛禽、走獸和大樹來說事,影射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和事。
從樹的角度立意,有多種立意角度:抓住大樹“沒有翅膀”“沒有腿”等詞語,我們可以理解為客觀條件不足,與飛禽、走獸相比,顯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它以退為進,最終靠結(jié)出甜美的果子,讓飛禽、走獸把種子帶到世界各地。從這點上說,可以寫要學(xué)會轉(zhuǎn)彎,寫要知道變通,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或?qū)懹兄菊呤戮钩伞?/p>
抓住“大樹決定自己想辦法”這個句子,我們思考下,大樹想出了什么辦法呢?顯然是想出靠飛禽、走獸們吃了種子后把它帶到世界各地去的辦法。從這點,立意的角度有方法總比困難多,要學(xué)會借助外物,要注意借雞生蛋。
從飛禽、走獸等角度立意,飛禽、走獸認為要旅行,就必須有翅膀、有腿,這是常規(guī)思維,換個角度思考,沒有翅膀和腿照樣可以旅行。我們可以寫凡事不要妄下結(jié)論,做人要有自己的識別能力和判斷力,人們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從有飛禽、走獸等角度立意,飛禽、走獸原本想幫助大樹旅行,苦于大樹自身條件不足,但無心之中卻助成了大樹旅行,可以立意為“無心插柳柳成蔭”。
從材料的整體來立意,大樹雖然靠自己,但最終是靠合作。大樹結(jié)出甜美果實給飛禽、走獸;飛禽、走獸吃了果實,攜帶種子去遠方,幫大樹實現(xiàn)了旅行的心愿!可以寫要學(xué)會合作。
從材料的整體來立意,大樹面對飛禽走的拒絕,并不灰心喪氣,而是自己想辦法自力更生。我們可以寫自立自強這個常見的立意。
從新穎角度立意,聯(lián)系當(dāng)今中國夢,我們可以寫夢想要靠自己努力去爭取。你想成為什么,你就是什么。
寫作時,千萬不要拘泥于材料,要由寓言聯(lián)想開去,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相關(guān)的人和事物,或編寫故事,或抒發(fā)情感,或議論事理,寫作時都要涉及材料中的關(guān)鍵字詞,注意運用最新材料,如互聯(lián)網(wǎng)的合作模式、一帶一路的合作共贏。
出彩擬題:1、勸“借”;2、天無“夢斷”之路;3、我輩應(yīng)自強不息;4、心不灰,夢不滅;5、今天的成績是明天的輝煌之階;6、君子善假于物;7、做人要學(xué)會揚長避短;8、帶著老師去遠方;9、做人要學(xué)會轉(zhuǎn)彎;10、合作才能共贏;11、做一棵旅行的大樹;12、獸、鳥、樹和諧三幕劇;13、借人精華,以鑄輝煌。
【范文】
智者若樹
春花的智慧在于燃盡生命的怒放,于是有了草長鶯飛,最美人間四月天。夏蟬的智慧在于蟄伏地底十七年,于是有了一朝破土,一鳴驚人。鳳凰的智慧在于烈火的淬煉,于是有了脫胎換骨,涅槃重生……而樹的智慧,卻遠不止如此。智者,若“樹”。
“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崇高的理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遙馬亡。”樹的智慧在于志存高遠。正如高曉松所說:人生不應(yīng)當(dāng)只有茍且與當(dāng)下,還應(yīng)有詩和遠方。只有心存著“遠方”,我們才能勇往直前,不至于像失了羅盤的水手。有了目標(biāo)與方向,我們才能更好地到達終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立下了這樣志向的周恩來未曾彷徨,引領(lǐng)著中國走向富強。“如果再讓我做一次選擇,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yè)”,鄧稼先堅定的志向使他在核領(lǐng)域一往無前……智慧的大樹向著遠方,于是它有了目標(biāo)和動力。智者若樹,志存高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要先“舍”而后“得”,樹的智慧在于舍得。如果大樹吝嗇自己甜美的果實,不肯分給鳥獸,那么它永遠不能到達遠方去看這世界。就像壁虎,如果在危急關(guān)頭它不舍得自己的尾巴,便無法得到自由與新生。而沙礫,因為懂得放棄自己的棱角、舍棄暫時的光明,才得以于蚌殼中蛻變?yōu)檎渲椤V腔鄣拇髽涠蒙釛,于是它的種子隨飛禽、走獸們來到了世界各地。智者若樹,懂得舍棄。
“呼山不來,我去就山”,樹的智慧在于變通。然而我們的生活中卻有許多人不知變通,只知愚蠢地一條胡同走到底。就像許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變優(yōu)秀,不顧孩子自己的實際情況,盲目地要求他們考好分數(shù)、讀好大學(xué)。于是易中天先生批評道:龍,怪獸也;器,器材也;材,木材也。現(xiàn)在的家長讓孩子成為怪獸、器材、木材,就是不成人。這么說也許過于絕對,但不可否認的是,只把“好分數(shù)好大學(xué)”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確實有些病態(tài)了。正如奧斯卡·王爾德所說,成為你自己,因為別的都有人做了。我們不必將自己禁錮在一條模仿他人的路上,而應(yīng)綻放自己的芬芳,成為最好的自己。智慧的樹雖然沒有翅膀飛翔,沒有腳奔跑,但它知道變通,同樣到達了世界每一個角落。智者若樹,知道變通。
就連三毛也曾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一半在土里安詳,一半在風(fēng)里張揚。”樹的智慧可讓我們仔細品,然后便有思維的禮花在腦海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