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
高考作文是對考生理解力、觀察力、想象力以及表達與書寫的能力的綜合考核。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20xx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xx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一
真正的美景,來自印在尋找風景之路上不停歇的足印,來自親眼目睹過一路春華秋月后驀然回首時一聲滿足的長嘆。
——題記
流水潺潺,鳥語花香——這是美麗;古木參天、林靜山幽——這是美麗;云海茫茫,群山隱約——這也是美麗。既然三個高度各有其美妙之景,攀爬又有何意義?為何不就此打住疲累的腳步,仰臥在那如茵綠草上,停駐在這一個節(jié)點的盛景里盡享那安逸與舒適?
但還是有人在驚喜地欣賞過這一站的景色后,對“過來人”的評語置若罔聞,仍舊懷著滿心的期待和向往攀登著。他們知道,流動的美才是永恒的美,親眼見證的景才是醉人的景。
他們?yōu)榱说桥R至高點后把那云蝶繞山的畫面定格在膠卷上嗎?他們是為了凌絕頂后滿足“一覽眾山小”的欲望嗎?留著隨性長發(fā),皮膚因風吹日曬而粗糙黝黑的“背包客”古岳搖頭說不。這個用文字和相機把徒步走過的一路風景集合成動人篇章的男人似乎從未因貪于一處盛景而停下腳步,“我有時會遇到驚喜,有時也會失望,但至少我親自品嘗了所有‘未知’,這讓我發(fā)自內心地快樂。”是啊,這顆永葆好奇和探求欲的心靈汲取了一路風景后,收獲的最多的,大概就是此種把百種風情,百般滋味都嘗盡的喜悅吧?
有極大的可能,你在氣喘吁吁地登臨峰頂之時收獲的只有“浮云遮望眼”的失望,高考滿分作文但至少你已親自看過,不必像那停步于山腳山腰的人一般,有時周遭美景終感無聊之后,悔恨于人生經歷的不完整,抑或是啐著“酸葡萄!”把臉兒嫉恨得紅掉。選擇了攀爬,其中辛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更或許你走到了盡頭,才發(fā)現(xiàn)“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僧吘褂蟹N奇妙的珍寶叫做“經歷”,他會讓你平庸的生命變得豐盈充實,讓你的心景遠勝于他人的燦爛。更重要的是,在拒絕以前人的主觀評判為判斷標準之時,走下去的你,注定會多一分堅強和自信。
那就接著走下去吧!管他是山腳花香更迷人,還是頂峰勁松更蒼翠,這一路走下去的種種風景,最終會還給你一個因積淀而生的,非凡的心靈……
20xx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二
一位企業(yè)家在陪同父親在高檔餐廳吃飯時,看見一名小提琴手在拉琴而心生感慨,認為在這里拉琴是一種榮耀,為自己成為這樣的琴藝非凡的小提琴手而心生遺憾。經他父親的一番提示,企業(yè)家懂得了人要學會知足,知足常樂的道理。能夠做到知足,看似簡單的行為,但許多人很難把握,然而一旦把握住了知足常樂的心理,他的人生即便不是輝煌燦爛的,也必定是幸福的。
知足,為人生鋪墊成功之路。懂得知足者,必定會產生一種幸福感,它會給人以激勵,為下一個幸福創(chuàng)的到來造條件。曹操攻取漢中后,許多人勸他乘勝攻打益州。此時曹軍身心疲憊,且蜀道艱險,難于進軍。曹操深知這一點,并沒有急功近利,說道:“既得隴,何復往蜀焉”,這句話道出了曹操對獲得的成就感到暫時的滿足。NBA巨星杜蘭特也是因他的知足之心獲得了人們的好評。在他剛剛打破邁克爾·喬丹的記錄后,他并沒有向下一記錄展開挑戰(zhàn),而是果斷放棄,不再去想打破記錄,忠心為球隊打球,以球隊整體利益為重。這種滿足是為了整體的利益,展現(xiàn)了大局風范,更重要的是他的知足知心。因此,在利益面前,能做出正確的取舍判斷,需知足常樂之心,信乎?
知足,永遠不是向上的車輪。雖然我們說知足常樂,但不應拘泥知足而停滯不前的層面,應繼續(xù)向前探索,知足并非貪婪。因為“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倘若在成功后止步,必然成不了大器。西楚霸王項羽擺鴻門宴招待劉,范增幾次示意項羽下令殺掉劉邦,然而項羽并不理睬,放走了劉邦。因為此時的西楚霸王項羽短淺知足,認為天下舍我其誰,劉邦對自己毫無威脅,安于現(xiàn)狀;谶@種認識,才導致烏江自刎,成全了劉邦皇帝夢。晚清帝國,自認為是天朝上國,而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導致落后于西方一百多年,而倍受列強欺辱。所以,知足并非停滯,安于現(xiàn)狀,而是把眼光放得更深更遠,才能收獲真正的成功,智也!
貪婪,促使人偏離正確道路。巴爾扎克曾說:“貪心好比一個套結,把人的心越套越緊,結果把理智閉塞了。”人生而貪婪,貪婪乃人之劣根,倘若不能克制貪婪,此生必定敗矣。如今某些腐敗官員,不務政事,貪污腐化,被查處時發(fā)現(xiàn)其家中大量財物。多則上億元,少則數(shù)十萬資產。貪婪,才使他們改變了人生軌跡,陷身于牢獄之災。明朝“著名”太監(jiān)魏忠賢,身為太監(jiān)卻心安“鴻鵠之志”,晉升為司禮秉筆太監(jiān)仍舊不知足,想掌握更大的權力,為此殺害無數(shù)忠良,陷國家于混亂之中。最后“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貪婪也。古希臘名言說得好“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困”,切記貪婪成性,而改變人生之軌跡,危矣!
知足,是充實快樂的人生;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懂得將事物看得明朗開闊,才能心胸寬廣,而格物致知;知足是人生的財富,能夠造就美好的人生。
20xx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三
讓大熊貓洗澡,保持衛(wèi)生,這固然很好,卻違背熊貓?zhí)煨。大熊貓畢竟是大熊貓,它不同于我們家養(yǎng)寵物,它有自己的生長規(guī)律和生活習性。人們刻意的去干擾它們的生活,不僅對它們自然成長的天性無益,還甚至破壞他們合乎天性的行為,失去了大熊貓的本來的生活習性和規(guī)律。因此說,世間萬物都有其自然天性,我們人類所能做的,只能是任其平衡發(fā)展。
順乎天性,理固宜然。從哲學角度看,世間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尊重客觀規(guī)律,尊重萬物的本性,這才叫順應自然,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就如郭橐駝種樹一樣,從不做過多的的剪裁與修補,只是順應樹木的自然成長規(guī)律,才能使他所種的樹倍碩茂于其他人所種的樹,“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庖丁為文惠君解牛,無意中竟然“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為什么達到如此境界?因為庖丁熟悉牛的機理,自然懂得何處下刀。生活也一樣,如果我們能透解了、領悟了生活的道理,摸準了其中的規(guī)律,做到目中有牛又無牛,就能化繁為簡,真正獲得輕松。由此可見,順應萬物天性,才能使事物各盡其所能,達到自由生長自然的效果。善哉!
順乎天性,理性保護。既然從哲學上說順乎萬物天性是必要的,那么接下來就需要理性的保護天性了。貓的天性本來就是抓老鼠的,可是被人們溺愛地寵養(yǎng)之后,失去了它的本,獵食者竟然被天敵——被獵食者老鼠咬死,哪有這般道理?這不僅很可笑,亦甚可悲!這不僅是貓的悲哀,更是人類的悲哀。家貓由于長期被人寵愛,食物充裕,不去捕捉老鼠,從此就失去了它的天性——夜視能力,正是由于人類的不理性的行為,使得貓喪失了天性,才釀此悲劇。倘若我們不把貓當做溺愛至極的寵物對待,只把它當做家中捕鼠的助手,理性的對待它的天性,那么這類悲劇便不會發(fā)生。由此推而廣之,溺愛原來是害,理性的對待,順乎天性,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才是保護野生動物天性。智哉!
逆乎天性,自作自受。人在萬物的天性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但前提是要運用智慧,正確引導事物往我們所想要的方向上去發(fā)展,而不能一廂情愿,結果只能是自欺欺人,自作自受。20xx年初,美國政府計劃耗資180億美元、用20xx年建堤攔住亞洲鯉魚,并大規(guī)模捕殺。亞洲鯉魚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鳙魚、鯉魚、鰱魚等8種魚統(tǒng)稱。原來美國于上世紀70年代從中國進口這些魚類,以吃掉水域中生長過剩的水草,改善生態(tài)。但隨著其大量繁殖,亞洲鯉魚已沒有水草可吃,開始以本地魚類為食,并且向五大湖進軍,危害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成為不爭的事實。事實又次敲響了警鐘:順乎萬物之天性,需要智慧和理性對待,善加引導,方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悲哉!
莊周曰:“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讓我們順應萬物的天性,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智慧和理性的保護,善于正確的引導,在順乎自然萬物中,享受和諧共生的崇高境界。有時,我們的愛也是一種傷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