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禪理故事寫作素材大全
學(xué)生談 作文 而色變,總覺得沒什么可寫的,創(chuàng)作的源泉枯竭。為何這樣?這是因?yàn)槠綍r缺乏對生活的觀察,缺乏對生活素材的積累。禪理故事素材能將我們的立意和觀點(diǎn)進(jìn)一步升華,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高中的“禪理故事寫作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禪理故事寫作素材一
法常是馬祖道一的得法弟子,后在浙江大梅山主持禪院,人稱“大梅和尚”。
馬祖聽到法常當(dāng)了方丈,就派了一個僧人去大梅山探問。
僧人參見了法常后,并不說明是馬祖派來的,只是問:“和尚在馬大師那兒得到個什么,就能主持此山?”
法常回答:“大師對我說:即心即佛(意謂心就是佛)。因此我就主持本山。”
“馬大師近來的禪法又變啦。”
“怎么個變法?”
他又說:“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
“這個老頭子總是迷惑人,沒完沒了。任他去說非心非佛吧,我只是即心即佛。”
僧人回來后,把法常的話告訴馬祖。
馬祖高興地說:“梅子熟啦!”
【禪理】
徹悟自心是佛的法常,已擺脫言語概念的束縛,自然不會因一個句子的改動而迷惑,哪怕是老師改動的。所以馬祖要稱贊“梅子熟啦”,意謂法常的道法已經(jīng)成熟,可以任住持和尚了(法常的法號為大梅,“梅子”是親切稱呼,也含有雙關(guān)的比喻意思)
高中禪理故事寫作素材二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頭驢,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長日久,驢漸漸厭倦了這種平淡的生活。
它每天都在想:要是能出去見見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該有多好啊!
不久,機(jī)會終于來了,有個僧人帶著驢下山去馱東西,驢興奮不已。來到山下,僧人把東西放在驢背上,然后返回寺院。
沒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驢時,都虔誠地跪在兩旁,對它頂禮膜拜。
一開始,驢大惑不解,還慌忙躲閃,可一路上都是如此,驢不禁飄飄然起來:原來人們?nèi)绱顺绨菸摇?/p>
當(dāng)它再看見有人路過時,就會趾高氣揚(yáng)地停在路中間,心安理得地接受人們的跪拜。
回到寺院里,驢認(rèn)為自己身份高貴,死活也不肯拉磨了。僧人無奈,只好放它下山。
驢剛下山,就遠(yuǎn)遠(yuǎn)看見一伙人敲鑼打鼓迎面而來,心想,一定是人們前來歡迎我,于是大搖大擺地站在馬路中間。
那是一隊迎親的隊伍,卻被一頭驢攔住了去路,人們憤怒不已,棍棒交加……
驢倉皇逃回寺里,已經(jīng)奄奄一息,臨死前,它憤憤地告訴僧人:“原來人心險惡啊,第一次下山時,人們對我頂禮膜拜,可是今天他們竟對我狠下毒手。”
僧人嘆息一聲:“果真是一頭蠢驢!那天,人們跪拜的,是你背上馱的佛像啊!”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一輩子不認(rèn)識自己。
高中禪理故事寫作素材三
印度有一個師傅對于徒弟不停地抱怨這抱怨那感到非常厭煩,于是有一天早上派徒弟去取一些鹽回來。
當(dāng)徒弟很不情愿地把鹽取回來后,師傅讓徒弟把鹽倒進(jìn)水杯里喝下去,然后問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來,說:“很苦。”
師傅笑著讓徒弟帶著一些鹽和自己一起去湖邊。
他們一路上沒有說話。
來到湖邊后,師傅讓徒弟把鹽撒進(jìn)湖水里,然后對徒弟說:“現(xiàn)在你喝點(diǎn)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師傅問:“有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涼。”
師傅問:“嘗到咸味了嗎?”
徒弟說:“沒有。”
然后,師傅坐在這個總愛怨天尤人的徒弟身邊,握著他的手說:“人生的苦痛如同這些鹽有一定數(shù)量,既不會多也不會少。我們承受痛苦的容積的大小決定痛苦的程度。所以當(dāng)你感到痛苦的時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積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個湖。”
佛禪啟示:
人生的苦痛如同這些鹽有一定數(shù)量,既不會多也不會少。我們承受痛苦的容積的大小決定痛苦的程度。所以當(dāng)你感到痛苦的時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積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