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九九重陽節(jié)京劇晚會觀后感
關于九九重陽節(jié)京劇晚會觀后感
昨晚看了重陽節(jié)老藝術家們的演唱會,當時的心情難于言表,很激動,很感動,特別是最后那幾位八十多歲老家伙的演唱,興奮的我差點從樓上跳下去。酒越陳越香,花兒越老越綻放,老夫聊發(fā)少年狂,老房子一旦著了火那是沒得救的。
先寫李維康。現(xiàn)在的康寶寶真有點成“精”了的感覺。你看那身材,六十歲了,還保持的那么好,該鼓的地方鼓,該凹的地方凹,曲線玲瓏,身段剔透,不用說那些康迷陣營中的女花癡們,就是我這個蔫過而立、邪氣方剛的小伙子也受不了啊,更何況張白發(fā)同志,瞅,老同志們的眼神都看直咯,所以我說,現(xiàn)在康寶寶如果站在彩樓上拋繡球,底下圍觀的同志們從18歲的小伙到80歲的老頭大小通吃一點不為過。我身邊的幾個朋友對京劇絲毫不感興趣,但對李維康的舞臺風度卻贊賞有加,評價很簡練,兩個字,自然。學腔容易,學身段也不難,就是學臺風不容易,建國50年能沉淀出這么一位大藝術家真的很幸運。再一個感覺就是她的嗓子順過來了,那一段“洞房”被她演繹的細膩極了,大家都是行家,我就不多說了。
。我很喜歡的一個裘派大家。聽正宗的裘派味兒你不聽他的聽誰的?我“看”一場戲,尚長榮是首選,表演有激情,有新玩意兒,“聽”一個唱段,還是,至于人品,去他媽的,誰他媽比誰好多少啊。
馬少良。老帥哥。印象中第一次聽他清唱,那精氣神兒,那西裝領結,那叫一個帥!嗓子也保持的很好,什么叫“火候”,什么叫“收放自如”,聽他的“大雪飄”就知道了。
李崇善。好人一個,一身的正氣。那股正氣是骨子里面散發(fā)出來的,這一點真得到譚派的真?zhèn)。汪曾祺老先生曾撰文說“聽譚富英的唱腔最基本的一點那是個男人在歌唱”。是啊,無論是老生還是花臉,千萬別唱媚了,唱軟了,男人的玩意兒一媚一軟就不值錢。
梅葆玖。脖兒歪著,手翹著,眼皮兒還跳著,但唱的就是好,圓潤流暢。葆玖對自己的嗓音也很得意,不只在一種場合說:看我,都七十多了,還能唱···”我一聽就暈了,拉倒吧,人家在那兒大紅大紫天天演唱的時候,您老還在家修理鐘表呢。等他們唱樣板戲的嗓子都唱廢了,您老又出來了,揀一后漏兒,還好意思說···據(jù)說小梅當天的戲碼靠前不少,提前唱完老早就走了,這種場合他才拎的清呢,又不是新年京劇晚會,才不跟你們爭位置呢。老梅家為人處事的“油滑”“人精”都體現(xiàn)在這兒。
關正明。第一段《洪洋洞》三眼知道什么叫“肝腸寸斷”“一唱三嘆”了吧,鏡頭掃過,張百發(fā)那驚駭?shù)难凵穹置髟谠儐枺?ldquo;我靠!這他娘的也算京劇??”開眼了吧,武漢老碼頭就是這么開放。關老爺子的玩意兒當然是不能稱為“野狐禪”的,“正”字輩科班出身,他早年的唱法肯定不是這樣的,老了老了,唱了六七十年了,一會兒狐貍一會兒人的,幻化無常,早修煉成精了。
晚會很精彩,今天真是開心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