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科技展的觀后感_參觀科技展有感
科技展,把科技帶給大家;科技展,把歡樂帶給大家;科技展,把知識帶給大家!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看科技展的觀后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看科技展的觀后感1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四年段去看科技展覽。我們興高采烈地跟隨廖老師去體育館參觀科技展覽了。
一路上,我看見小草微微點頭,花兒對我們微笑,它們好象是歡迎我們?nèi)ンw育館參觀科技展覽呢!
到了體育館,我們排著隊伍進去參觀。在里面,我看到了許多科技作品,有聲波看得見、動畫原理、怒發(fā)沖冠、無皮鼓,還有海市蜃樓、虛擬打乒乓球……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怒發(fā)沖冠,海市蜃樓,虛擬打乒乓球。我先介紹怒發(fā)沖冠,怒發(fā)沖冠的用法是讓人站在隔電地板的上面,手觸摸大鐵球,只要旁邊的人把“電壓”鍵壓下來,手摸大鐵球的人頭發(fā)都會立起來,我們班上許多人都試過,它們一個個都變成了“刺猬”,十分好笑。
看完怒發(fā)沖冠,本來想去打無皮鼓,但我走過去的時候,我的視角仿佛看到了一個彈簧,于是我停下腳步,向彈簧走去,上面寫著“一米以外觀看”。于是,我站到一米外,竟然看到了一個名字叫海市蜃樓,經(jīng)過調(diào)查,海市蜃樓是用凹透鏡和彈簧做成的。使用方法是用手觸摸面前的彈簧,試一下能不能摸到彈簧。結(jié)果我一試,的確沒有摸到,因為這個彈簧只是幻象,真正的彈簧還在里面呢。
對了,忘記介紹虛擬打乒乓球了,它的操作方法是打開電視機,抓緊連接著電視的拍子,只要里面的人物打出球來,就用拍子打過去,球在哪個方向就必須往哪個方向打,否則就沒打中。我親身體驗了一回,我還連中了許多球呢!
今天,我看到了許多高科技,這些都是中國人民用勞動和智慧發(fā)明出來的,我真為它們感到驕傲。我感到這些發(fā)明科技的人真?zhèn)ゴ。我暗暗發(fā)誓:我小時候一定要認真學習!長大了也當發(fā)明家,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看科技展的觀后感2
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老師帶領(lǐng)我們?nèi)嗤瑢W到棗陽少年宮去參觀,我們興高采烈地坐著公交車上路了。
到了少年宮的展覽廳,我放眼望去,里面的東西實在太精彩了。特別是展廳的“神六”模型和展廳墻上掛著二十八塊展板,每塊展板里的東西都各有特色。弄得我都不知道先看哪一塊好了。我繼續(xù)往里面走,發(fā)現(xiàn)這里面還有宇航員吃的東西,我記得別人都說宇航員吃東西是用嘴吸的,這里面的東西有肉有茄子怎么吸呢?我決定回家后查一查資料。我走著走著發(fā)現(xiàn)有幾塊展板是在寫聶海勝叔叔和費俊龍叔叔是怎樣當上宇航員的,我很好奇,就在那里看了起來。
看了兩位叔叔是怎樣當上宇航員的,我感慨萬千。最讓我自豪的是聶海勝叔叔,因為他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人。聶海勝叔叔是一個從小就做著飛天夢想的農(nóng)家少年。他小時候家庭貧困,上學時,經(jīng)常光著腳,吃咸菜,但聶海勝叔叔從沒覺著苦,他刻苦學習,從不言敗。“機會總是屬于有準備的人”,1983年聶海勝叔叔過關(guān)斬將順利通過了飛行員測試。當上了飛行員后的聶海勝叔叔,憑著對祖國航天事業(yè)的摯愛,頑強拼搏,勝利完成了“神六”航天和飛行任務。
我從小要以聶海勝叔叔為榜樣,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做一個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熱愛家鄉(xiāng)的人。在學習上我要像聶海勝叔叔一樣堅信“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像聶海勝叔叔一樣有志氣,肯努力,遇到困難勇于面對,解決掉學習中的攔路虎。在生活中像聶海勝叔叔一樣充滿愛心,人間最珍貴的是真情,要尊敬老師,團結(jié)同學,同學遇到困難要主動幫助。從小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樹立遠大的目標,長大后做一名有益于國家、有益于社會的人。
看科技展的觀后感3
“叮鈴鈴”下課鈴驟然響起,不顧歷史老師驚駭?shù)臉幼,不顧被告狀后的嚴重后果,一溜煙的,同學們都竄出了教室,滿懷期待的直奔操場?墒,當大家望見偏安操場一角的人時,喜悅的臉龐被濃濃的失望所替代——這就是老師說的科技展?!
幾張稀稀落落的桌子零星地擺放在操場100米直道上,讓人“望而卻步”,幾個好玩的人看見那“龐大”的規(guī)模,心知沒有樂處可尋,便意興闌珊,索然無味的回了教室,卻不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物件雖小,卻也蘊藏著無限科學道理。雖然只有幾張單一的桌子,可走近了才明白,里面的展示品多么有趣味。正如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現(xiàn)代網(wǎng)絡(luò)中炙手可熱游戲——華容道。它可以看作由四個一格的小兵,四個兩格豎著排的四大將:張飛、黃忠、馬超、趙云,一個兩格橫排的關(guān)羽,外加一個四格組成的方形主公——曹操相輔組成的游戲,由當年曹操曾經(jīng)敗走此地,并且曹軍犧牲慘烈而得名,故又稱“曹操敗走華容道”。華容道只有讓曹操繞過“五虎將”和“四小兵”,到達兩格長的出口,游戲方才結(jié)束。華容道源于中國,卻興于美國。它的最快解法在中國是100步,在日本是82步。后來,美國人利用計算機,用窮舉法,找出了最終的解法,并且宣稱:華容道的最快解法是81步,而且,不可能再有更快的解法了!在美國人用計算機找到了81步解法后,對中國人戲稱說:“找到華容道解法的人是美國的一位非常著名的博士,而這位博士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它的名字叫做——Computer。”
看著被大伙兒圍成一團的華容道,我搖了搖頭,無奈的走向了第二張桌子,奇怪的是,這張桌子上擺放著幾個奇怪的圖形,周圍除了來回走動的幾個學友外,周圍竟無人駐足,形同虛設(shè),我懷著好奇心看了看說明,哦—原來是要拼長方形!我懷著嘗試的心,在桌上左擺右擺,不知何時來的幾個學弟在一旁說著“悄悄話”——這個我都玩了好幾遍了,真笨!邊說邊在一旁“指導”我。嚇!被學弟鄙視了!嘟起嘴,不服氣似的想:好歹,我小學的時候還是七巧板社團的呢!
面有愧色的我趕緊離開了“戰(zhàn)地”,慌不擇路的跑開了,邊走,邊瀏覽觀光,頗有“向閑庭信步,忘今夕,是何年”的意味。我慢慢的走著,“九宮數(shù)獨游戲”、“搭建金字塔”、“四式運算”、“堆出立方體”、“梵天六塔”像魔怔一樣吸引著我,使我流連,而不想返。
在這次流動科技館進入我校,豐富我們的第二課堂活動中,同學們在快樂中普及知識,在游戲中激發(fā)對科學的濃厚興趣與愛好。吃除此之外,科技館還推出了各類主題的科普展示,例如污染環(huán)境,和麥吉全真三維立體展板,豐富了我們的課外知識。
科技節(jié),把科技帶給大家;科技節(jié),把歡樂帶給大家;科技節(jié),把知識帶給大家!
看科技展的觀后感4
今天天氣晴朗,我興高采烈地來到學校。因為今天我們?nèi)⑺哪甓蔚娜w同學都要去體育館參觀科技展覽,一想到這里我的心情就無比興奮。8點整我們準時出發(fā)了,老師讓三年級的小弟弟、小妹妹先走,然后才是我們四年級的學生走。我們一個班接著一個班,大家井然有續(xù)的走著。一路上只要經(jīng)過人行橫道時,過往的車輛都會停下來給我們讓道,好像我們是一樣。到達目的地,老師先點了一下人數(shù),然后就把我們帶進了體育館。進了體育館,“哇”,全班同學不約而同的叫起來,好多希奇古怪的東西,一眼望去,琳瑯滿目,讓我們應接不暇。
一開始,我好奇的在場館里竄來竄去,看看有哪些好玩的。突然我發(fā)現(xiàn)一堆人聚集在‘怒發(fā)沖冠’的展區(qū)外,我也跟著擠進去看。只見侯悅童站在木板上面,然后手一直放在上面一個會發(fā)光的球體上,過了一會兒,就看見她的頭發(fā)已經(jīng)有好幾根飄起來了。接著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簡直成了一個刺猬頭,而當她一把手從球體上移開頭發(fā)就恢復了原形。后面先后還有好幾個同學上去試試,其中就有一個是男同學,我湊上那個儀表盤一看,電量顯示表上都到了250萬伏的電流了。當時我在想那么高的電壓他們居然沒有電死,真是個奇跡。后來聶老師告訴我們a其中的原理我才知道,原來那里面放出來的是靜電,電不死人的。
我跟著來到了‘海市蜃樓’這個展區(qū),我站在遠處一看,許多畫面好像就在我們面前一樣,但是我手一直摸都摸不到什么。我看了一下展區(qū)邊的說明,跟我們詳細解釋了這個科學原理:本展品展示凹面鏡成像的幾何光學特征。光線由隱藏在窺視孔下方的真正的彈簧發(fā)出,此彈簧圖像(光線)通過其正對面的凹面鏡反射回來,鏡子的曲面使反射光線匯聚,故圖像每一點發(fā)出的光都被匯聚在凹面鏡前方空間相應的點上,彈簧圖像每一點被這樣匯聚時,就在凹棉鏡前方空間相應位置形成彈簧的映像,當你誤把經(jīng)凹面鏡反射的映像當作真實彈簧而用手去觸摸時,當然什么也摸不著了。
我還玩了‘記憶測試’,后面還有那些考眼力的:‘虛擬打乒乓球’、‘無皮鼓天源之水’、‘看誰跑得快’、‘聲波看得見’、‘動畫原理’、‘激光無弦琴’。一眨眼,時間到了,老師讓我們走了,我依依不舍的立刻離開了展館。在回學校的路上,我不禁在想我們的祖國科技真發(fā)達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做一個祖國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