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月亮的優(yōu)美段落
1.十五的月亮很美,好像蒙上一層白紗朦朦朧朧,遠(yuǎn)遠(yuǎn)的看月亮像個白玉盤,冰清玉潔,膠潔的月光照在大地上,為大地?fù)Q上了一件銀裝,只是不知嫦娥自己獨身一人會不會傷心,月亮上。你如果仔細(xì)看,還可以看見一棵桂樹,旁邊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吳剛。
2.月亮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是在府南河淘洗過嗎?月亮照亮了燈火通明的廊橋,照亮了高樓大廈,也照亮了,照亮了城市里的大街小巷。這時候,我和媽媽喜歡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悠閑地走著……靜靜的河水,抱著高樓大廈、柳樹、和月亮,河水靜靜地流著。哦,媽媽,我們到河邊去吧,我們?nèi)タ纯疵利惖母,去看看熱鬧的南河,去看看它們的匯合之處……
3.夜晚的明月似冰盤,清亮典雅;像明鏡,清明高貴;如寧潭,清澈純潔,美若天仙。
4.月是潔白的,潔白的月亮傳遞著思鄉(xiāng)情。“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些身在異鄉(xiāng)而不能回到家鄉(xiāng)的詩人,總是讓春風(fēng)多情撫弄那游子的心。
5.空中清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仿佛有誰將粉筆洗在筆洗里似的搖曳,月亮注下寒冷的光波來,像是一面新磨的鐵鏡。巴金在《家》中也曾描繪過滿月的景觀:前面逐漸亮起來,一片白亮亮的水橫在前面,水面層是月光,成了光閃閃的一片。團團的圓月在水上沉浮,時而被微微在動蕩的水波弄成橢圓形……忽然,一塊石子落進(jìn)了水里,把那一輪明月沖散了,成了一個大圓。月亮雖然很快地就恢復(fù)了原樣,但是水面的圈依舊留著,而且逐漸擴大以至于無。——魯迅《白光》
6.月亮依然殘缺著懸掛在浦東的夜空,顏色已漸漸蒼白了。月光照在水面上亮晶晶的,黃浦江的昏水在夜中也好像變成了青色一般。江心有幾只游船,滿飾著彩燈……游來游去地回轉(zhuǎn),想來大約是救月的了……但可憐吃月的天狗,才就是我們坐著望月的地球呢!——郭沫若《月蝕》
7.晚上的月亮非常好,它掛在空中,雖說還只是月牙兒,離團灤還遠(yuǎn),但它一樣把柔和清澈的光輝灑遍人間。清溪鄉(xiāng)的山峰、竹林、田塍、屋宇、籬笆和草垛,通通蒙在一望無際的潔白朦朧的輕紗薄綃里,顯得縹緲、神秘而綺麗。——周立波《山鄉(xiāng)巨變》
8.一彎新月,高高地掛在天空,在水面上投下淡淡的銀光,增加了水上的涼意。對面的晚香樓冷清清地聳立在銀光下面,樓前是一片白燦燦的花朵。還有山、石壁、桃樹、柳樹,各有各的顏色和形狀,在銀白色的月光下,似乎都含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巴金《家》
9.月牙兒像把梳子掛在半空。人們都說月亮是位最善良、最好傷心和最易受感動的姑娘,誰有什么不幸和哀愁,她總是憐憫地注視著他,有時還會流下淚來。想必她這時是不忍心去看那不幸的人們吧?所以才掩住半個臉;但她那朦朧的淡光、還是同情地從窗欞間射進(jìn)來。黑暗的屋子,也變成灰白色了。
10.月亮像個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從后山露出半個臉,偷偷地向人間窺視,直到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動靜,才一閃身,出現(xiàn)在天空中。它晶瑩純凈,像個水晶球,美極了;它青輝四射,像一盞明燈,亮極了。
1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惟有心中美好的愿望,方可填補空虛落寞!月亮并不空虛,人們仰天一望,就可以看見它!
12.月亮的美真是難以形容,也許是皎潔的,也許是明亮的,也許是柔和的,也許是朦朧的,難怪從古至今,人們寫下了千千萬萬首贊美月亮的詩篇。
13.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從西面瀉下冰一樣的銀輝。
14.窗外彎彎的月牙兒,像開放在幽藍(lán)的夜空中的菊花瓣。
15.月亮一直是那樣光彩照人,那樣獨一無二,那樣碩大無比,那樣令群星失色,她,就是大眾的情人,男人的偶像,八戒因她而犯戒,因她而下凡塵,當(dāng)然,這也是我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