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節(jié)作文《祖國頌》
成長的步履,記憶是清晰的,若伴有時代的歡樂樂章,就是一部絕好聲色俱佳、內容豐厚的閃光的世紀紀錄光碟。
我出生在煙臺港城,我是跟隨著共和國前進的步伐健康成長起來的。
《解放區(qū)的天是明朗的天》,這是1948年膠東解放區(qū)最響亮的歌曲。膠東人民就是唱著這支歌曲迎向1949年共和國國慶大典的。這時,我僅是六歲的孩子,街道組長動員我媽讓我過早地到家居對面的南山路小學念一年級。離國慶節(jié)還有一個周,我讀書的第一個班主任、年輕的辛兆銘老師告訴我們:“國慶節(jié)是十月一日。這一天是新中國的生日,我們要熱熱鬧鬧歡慶的。白天全市人民歡慶后,晚上還要舉行燈火慶祝游行。這次燈火慶祝游行我們全校所有同學都要參加。游行的時候,每個同學都要提著五星大紅燈籠,內中插上蠟燭,點得亮亮的。”說著,辛老師揮動著手臂,放聲說道:“這次燈火歡慶游行要告訴人們,解放了的新中國永遠是明朗的天。”我當時雖小,不完全知道這次活動的更深遠的意義,可我看到比我大四、五歲的的哥哥大姐姐們的興奮神態(tài),我知道這是一件很令人高興很重要的大事。接著辛老師忽閃著亮晶晶的大眼睛要求大家:“這個五星大燈籠必須自己動手扎起來,作為每個同學自己向新中國送去的第一份禮物!”于是,辛老師就在講臺上,用提前備好的門簾竹條條、線頭、漿糊、紅紙等,細細地教我們制作大紅燈籠。我們一個個瞪著小眼珠,不敢眨眨眼,就怕漏掉一個步驟和細節(jié),扎不好自己要扎的燈籠;丶遥沂窃诎职謰寢尩膮f(xié)助下完成這個燈籠禮物的。媽媽還用毛筆在燈籠上寫了四個大字“慶祝國慶”。1949年10月1日這天晚上,我激動得連晚飯也沒正經吃,提著點得亮亮的五星大紅燈籠,一溜小跑,提前到學校集合。這時,整個校園燈火輝煌,校園也是明朗的天!我隨著燈火歡慶的隊伍幾乎走遍當時很小的煙臺港城的大街小巷,一點也不覺累。港城“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通宵達旦,處處歡騰。輝煌的隊伍在前進,前進中的歌聲就是《解放區(qū)的天是明朗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