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慶黑板報資料系列(三)
【文天祥寧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蕭邦19歲從音樂學院畢業(yè)時已經很有名氣了。后來他出國深造。在送別晚會上,朋友們贈送給他一只裝滿祖國泥土的銀瓶。這只銀瓶一直伴隨著他19年。1849年秋天,蕭邦病重垂危。他囑咐從華沙趕來的姐姐:“波蘭反動政府不會允許將我的遺體運回華沙,就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去。”
【為國不計名與利的詹天佑】
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并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鄭成功收復臺灣】
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占了我國領土中國臺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tǒng)治,中國臺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zhàn)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中國臺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zhàn),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中國臺灣。中國臺灣又回到祖國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