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痛苦、人生
嘗聞一說曰:鷹鷲之屬,本為同族,其名曰隼。歲逢大旱,草木盡枯,獐兔皆死,群隼枵腹;虿n穹,徒鴻蒙,求索于重巒之顛,或斂翅羽,撲塵埃,偏安于腐尸殍肉。則前者傲而化鷹,后者鄙而稱鷲也。余聞此而有言曰:大旱之歲,乃隼族直面挫折與痛苦之際也,志不同則前途殊也。歸屬若何,唯志所謀。然天地萬物,苦痛挫折非僅此一案,廣袤乾坤,何處不有。君曾見清泉流于大石者
乎?此泉之挫折也。擇退者,蔽于石陰,遁于林洼,而久之腐,不名于世也;而進者不畏險阻,旋而復擊百萬遭,竟成深谷疾流而遏舟舸。君亦見清風之阻于絕壁者乎?此風之挫折也。擇趨避者,散于群巒之外,須臾而無形,傾刻而泯滅;擇挺進者,繼往削磨千億載,乃得赤漠飛沙之掩白日。物之形貌,擇于何,擇于挫折也。
而青史之上,舉大業(yè)者亦莫不有擇于苦痛挫折也。百里奚之舉,孫叔敖之仕,皆自其不輟于逆境之苦也。而史遷之心,篤大志而不易,遭酷刑而不餒,于大辱重挫之下毅然擇生,終有絕唱之史,無韻之騷,令后世文客撫卷喟嘆;亦有武侯之志,承先帝之德,盡報國之忠,劍指中原,不勝不休,雖失大計于街亭,義不擇退,再回出師,終塑英豪之名而得千古慨嘆。
人生之不如意者居多,直面挫折,化解而微言苦痛,惟懷大志而不言敗者,可轉(zhuǎn)而為人杰;逢小挫抑或夸言痛苦而逡巡而返者,茫茫千載間未可計數(shù),而留其名者未之有也。乃知驊騮浩,必有跌撲塵泥者,偃志者死,其奮起者得利足;猿猱攀于絕壁,必有失手折臂者,其灰心者亡,其拼搏者得神技;人必有躓踣于疾風驟雨者,其茍安者尋一穴而居,閉塞而昧昧一生,傲立者跳跋淖而行,待霽虹如畫,而后登坦途,沐清風。不為斗米折腰,陶潛擇歸隱,棄榮華,于是《歸去來兮》傳誦千古;臨危厄而不屈,文天祥擇死國,棄官爵,乃有灼目丹心永耀汗青!
余由是有感而嘆曰:快樂苦痛坦途挫折,于人生路上相伴相生而未可避免,這親臨之地,擇何方而往,人各有愿而未可強加,然播義于四海,流芳于后世,則非不畏挫折,臨痛苦而篤志不易者可至也!
昨天我去看望生病的外婆。一進入那黑壓壓的房間,模糊地看到了外婆痛苦地倚在床邊,瘦骨嶙峋的身軀,一時無語、凝噎。放假那愉悅的心情頓時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心情。我轉(zhuǎn)過身,深呼一口氣,慢慢地走到院子里。明媚的陽光迫使我瞇著眼睛,鄒起眉頭。
驀然回首,“知足常樂”四大金色文字映入我眼簾。我緩緩的轉(zhuǎn)身,望著嵌在大門石碑上的隸書――知足常樂,我想起了這次話題作文的材料:
有兩只老虎,一只在籠子里,一只在野地里。籠子里的老虎三餐無憂野地里的老虎自由自在,他們互相羨慕對方的自由和安逸。最后互換了位置,但不久兩只老虎都死了。
原因可想而知,一只因饑餓而死,另一只因憂郁而死。也許很多人會笑話這兩只老虎:明明活得安逸自由,卻不足,硬是覺得別人的糖比自己的甜,結(jié)果被對方的糖噎死了。
動物既如此,何況是人呢。
著名作家劉墉對人類的貪婪本性看到了及至:旅客車廂內(nèi)擁擠不堪,無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有一塊立足的地方就好了;有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有位置做就好了;……直到有了臥鋪的人還會想:這臥鋪要是包廂就好了。
有位置的站著,有座位坐著,有臥鋪躺著,這是多么好呀,但人卻總喜歡不停地向上爬,在條件不允許的時候也一直想著,這多影響心情啊。為何不歡喜著:我有地方站,我有座位坐,我有臥鋪躺?!
小時候,當我已經(jīng)拿到了一個月餅后,仍不知足地哭鬧著,因為我想再要一個。奶奶會和藹地說:“乖孫女,你哥哥姐姐們有的沒有,有的才只有一半,你都拿了一整塊了,還不知足啊!應該高興了!
姐姐看到我拿了一塊,她也哭鬧著要一塊完整的月餅,奶奶仍用那和藹的語氣對姐姐說:“讓著妹妹,她還小,你看,哥哥都沒有,你要知足嘍!”
大哥哥吵著要月餅時,奶奶微笑了,說:“我們閩南語有句話:人比人,氣死人。你不要跟著小妹們比,讓著她們。對不起,奶奶這次買少了,下次補償你,再說了,從小到大你吃的月餅比妹妹還多,你前天才吃了。該知足了。”
聽了奶奶的話,我們都知足了,笑了。
“嬌……”外婆的呼喚聲打破了我的回憶,我匆忙回屋!澳托摹钡芈犞馄拧皣Z叨”,F(xiàn)在我覺得外婆的嘮叨是多么的甜,它代表著有一顆關(guān)愛我的心在我身邊飄蕩。我握著外婆的手,叮囑著:吃好些。趕快把身子養(yǎng)好。不要太擔心我。:我為外婆還在感到十分幸福。想想別人,也許有的人已聽不到自己外婆的嘮叨。
其實幸福很容易抓住――知足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