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文:春節(jié)
春節(jié)可謂是中國人最最看重的日子了,趕早的一兩個月前便開始置辦年貨了,晚的也得提前一個星期。幾次和媽媽去超市采辦年貨,發(fā)現(xiàn)愈是臨近春節(jié),這人也就愈多,超市活像早晨黃金時段的菜市場,人擠人的,音響中播的是有著濃濃年味的歌。全年不受潮流青睞的紅色衣服霎時間成了民眾的首選,大街小巷洋溢著歡樂與幸福。
早從年前一個星期開始,就東奔西跑地吃年夜飯了,十天下來,我也早已肚滿腸肥。
盡管是高考前的最后一個假期,本該緊張難熬的氣氛卻掩蓋不住春節(jié)的歡樂。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盤算著自己春節(jié)的計劃,先是筆記本電腦,后是衣服鞋子,噢,還有……
初五凌晨難入眠,炮聲隆隆接財神。午飯后,我和媽媽上街,各自為自己挑選了一條鉑金項鏈……后來媽媽想修一下包,便帶我來到了人民路旁的一個小巷子里,雖然平時經(jīng)常路過路口,卻已久未進去,,面對這條闊別十多年的小巷,兒時的許多記憶浮現(xiàn)在眼前……一路走過,還和小時候一樣,有開鎖的,有配鑰匙的,有修皮具的。媽媽朝臨近一個小攤湊去,問道:“我這個包才剛買不久,腳太細(xì),快斷了,能修一下嗎?”攤主伸手示意要看一下,不一會兒,利索地說道:“這個不行,你找旁邊一家,應(yīng)該行。”就再轉(zhuǎn)身臨走的一會兒,我聽見一位來修皮鞋的阿姨說:“喲,你還把生意介紹給別人啦!蔽已劢堑挠喙饪匆娔俏粩傊髦皇切廊灰恍Α
走到下一個攤子!皫煾,這個包的腳能修一下嗎?”還在忙活上一宗生意的他瞬時抬起頭,同樣示意要看一下。這位攤主是個60來歲的老漢,皮膚黝黑,戴一頂毛線帽,額頭眼角早已爬滿了皺紋,下頷隱約有些泛白的胡茬!斑@個可以,”攤主的聲音很精神。
媽媽與攤主開始交流了,而我對這個卻全然不在乎,一味在擺弄著剛買的項鏈,一副很滿意的樣子。
對一樣?xùn)|西看太久總會無聊,我又回過去開始研究起攤主和他那臺或許年歲已比我大的縫紉機。攤主手上的活很細(xì)膩,而他的手卻生得一副著實與細(xì)膩不相稱的樣子,碩大,粗糙,黝黑,生滿了老繭,指甲縫與手掌紋路間嵌滿了黑色,那是一雙飽經(jīng)滄桑的手,嘗盡人間辛苦的手。
縫好了,他收了我們6元。與包相比,這著實只是零頭的零頭,但我相信,這6元可能是老漢一日三餐的費用。
中國有著千千萬萬這樣的老皮匠,或許,還有數(shù)以億計的人仍舊在為全家人的溫飽而奮斗,相比那些在經(jīng)濟步入東南沿海的陜甘寧地區(qū)的人們,老皮匠或許還是幸運的。
為何中國的春運會是一個奇跡,為何中國的樓市會成為一個傳說,為何我爸姓李就得名剛?
投機商們,貪官污吏們,請給你們的良心開一扇小窗,看看老百姓,年年春節(jié),社會最底層的人們懷揣的那小小的又小小的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