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中華從我做起作文(4篇)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作文(1)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立則國立,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這一段話像一盞明燈點亮了我們?nèi)松暮綐。我們是少年,應該樹立正確的目標并為之執(zhí)著追求,從我做起,勇敢的挑起復興中華的重大使命。
我們青少年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生命賦予我不屈的靈魂和必勝的勇氣。日出就有日落,潮來就有潮往,在困難面前,只要我們青少年勇往直前,我們就會在黎明的曙光里綻放我們青少年的風采。
復興中華,人人有責。XX年,無數(shù)的普通人的名字,感動著我們,溫暖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最美的教師”張麗莉用柔弱的身軀譜寫著一曲英勇奉獻的大愛之歌,“最美的司機”吳斌聽76秒的堅守詮釋責任,“最美的路人”周沖托舉失足女童義舉感動網(wǎng)友。平凡人的責任擔當演繹著奉獻之美,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擔負著社會的責任。
還有詹天佑,他是我國清代著名的建筑師,京張鐵路就是由他主持設計施工并修建成功的。他帶領我們中國自己的建筑師,憑著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造的。可外國工程師還取笑我們——“能修筑這條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這是多大的恥辱。τ谡蔡煊觼碚f,又是多大的壓力和打擊。但是他沒有放棄,毅然決然的接受了任務。工作中,他一絲不茍,嚴格要求工作人員,嚴格要求自己。還親自帶領學生和工人上高山險峻去測量。在夜里,極節(jié)約時間地繪畫、計算。經(jīng)過努力,不滿四年,就把這條鐵路修好了,還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了了一種新型的“人”字形線路。
這條鐵路的修筑成功,給外國人一個有力的回擊。證明了我們中國人不是沒有實力!可修筑鐵路的主要原因,還是詹天佑有足夠的責任心。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今天,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落后就要挨打,這是中華民族百余年屈辱史留下的深刻啟示。形勢逼人,不進則退、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青少年,應當自覺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崇高使命,奮發(fā)圖強,艱苦奮斗,只爭朝夕,如饑似渴地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豐富自己。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我們要從平凡的小事做起,把復興中華的理想落實到每一天的具體行動之中。我們要做熱愛勞動的“小幫手”,要做遵紀守法的“小標兵”,要做遵守秩序的“小衛(wèi)士”,要做善于合作的“小伙伴”,要做勇于創(chuàng)新的“小主人”。
青少年們,中華民族大復興的藍圖將通過我們的奮斗變成現(xiàn)實,復興中華,重任在肩。我們要牢記使命,將人生的美好年華奉獻給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事業(yè)。
初一:廖楚靈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作文(2)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的一段話令我大有啟發(fā)—“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這段話說明了青少年在祖國發(fā)展起到重要地位。當今社會的我們能做些什么呢?讀了《復興中華從我做起》我頗有感受。
信念
朋友們還記得XX年5月12日那一天嗎?
那天是我們新中國成立以來遭受到破壞性最強的一次災難,人們一個接著一個經(jīng)歷生離死別,但最終是什么讓那些存活者活下來的呢?對!就是信念。還記得那段兄妹情么?
一個年僅十一歲的男孩背著他三歲大的妹妹在深山里走了12個多小時,才離開了危險區(qū)。是什么能讓一個瘦骨嶙峋的男孩背著妹妹在深山里行走12個多小時呢?是信念。
他堅信自己可以帶著妹妹走出這片深山,他堅信他可以帶著妹妹重新過上幸福的日子,他堅信他可以和其他人一起讓汶川重回昔日的美,他堅信……
美國總統(tǒng)林肯說過:“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事業(yè)也是這樣,他的成就決不會超自己的信念”;著名詩人泰戈爾說過:“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羅曼·羅蘭說過:“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如果你問一個少年,他問什么可以勇敢去沖,他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是他的沖勁。
自強不息
相信大家都對海倫。凱勒,貝多芬大家都不陌生吧,但你們有從他們的身上學到那些金錢無法超越,無法得到的品質嗎?
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盲聾教育家。她在一歲半的時候因為一場高燒,不敢睜眼,不面對太陽,不僅失去了視力,還失去了聽力。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在導師的幫助下,海倫學會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成為一位學識淵博,掌握了五種語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為盲人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yè)。
貝多芬一生坎坷。因為聽力的問題,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里,依然堅守“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而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
愛迪生說過,“我們最大的弱點在于放棄。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斷的重來一次”。;羅曼·羅蘭說過:“生命象一粒種籽,藏在生活的深處,在黑土層和人類膠泥的混合物中,在那里,多少世代都留下他們的殘骸。一個偉大的人生,任務就在于把生命從泥土中分離開。這樣的生育需要整整一輩子”。正是這樣的,兩位偉人一生經(jīng)歷了坎坷,遭受了上天對讓他們的不公。但是在黯然接受和奮力抗爭他們選擇了后者,正是因為選擇了后者,他們才會收獲了豐碩的果實。
讓信念成為我們大海中航行時手中的一方羅盤,使我們沿著捷徑前行;讓信念成為我們黑暗中摸索時夜幕上一顆明亮的北極星,將我們的未來照得銀亮銀亮的,;讓信念成為我們順著小路回家時一盞明燈,指引我們走向前方,讓信念成為我們復興中華必備的條件。
是什么讓我們從挫折中爬起?是什么讓我們落淚后站起來微笑面對?是什么讓草在石縫中了青的耀眼?是什么讓梅花在風雪中傲然挺立?——是自強不息。讓自強不息成為我們復興中華的必要精神!
讓我們因為擁有信念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復興中華!振新中華!
初一:吳婷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作文(3)
復興中華,從小事做起.我們要從平凡的小事做起,把復興中華的理想與抱負落實到每一天的具體行動之中.
節(jié)約,是反映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方面.提倡節(jié)約不僅是倡導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也是社會文明的一種表現(xiàn).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現(xiàn)在地球上的資源越來越少,可是人們還是沒有意識到節(jié)約的重要性,依舊可以看到;大白天的屋子里燈火通明;已經(jīng)習慣了把空調(diào)開得四季如春;已經(jīng)習慣了洗碗時的長流水;已經(jīng)習慣了復印機打印機旁的廢紙張^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正在倡導創(chuàng)造節(jié)約型社會,但是,究竟能做到真正節(jié)約的人有多少呢?
溫總理相隔XX年后來到山東農(nóng)村,依然還穿著那件冬裝,一件羽絨服穿了XX年,溫總理這樣的行為感動了許多的人,在于許多有理性而且富有責任感的人心目中,不僅是感動而是感激。
鄧小平當年洗臉的毛巾,用了一年多依然完好,而別人用了一段時間就破破爛爛的,當人們向他討教訣竅時,他卻說:你們洗臉時都是用兩手用力擰毛巾,毛巾的的纖維容易斷,我洗臉時卻是用一只手擠干毛巾的水,纖維不容易斷,當然耐用啦!”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事還有許多,如:在我們用完水時及時將水龍頭擰緊。像在我們那兒,我們家旁邊的鄰居他們每次用完水時,都不擰緊水龍頭,有一次我從那兒過看見了,然后我就把水龍頭擰緊。爸爸經(jīng)常給我說:要節(jié)約用水。
我國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不到平均數(shù),600多個城市里有400多個供水不足,但我們珍惜水了嗎?生活中,我們對水資源浪費肆無忌憚。我們經(jīng)常不關緊水龍頭;但這樣的后果是:一個水龍頭一秒鐘浪費一滴水,一年便浪費掉約360噸水。數(shù)字多么觸目驚心!大家都希望生活在一個鳥語花香,花紅柳綠的世界當中,而世間萬物都需要水,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點一滴地節(jié)約起來,做到真正的節(jié)約!有一位智者曾經(jīng)說過:如果我們不節(jié)約用水,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我們的眼淚!節(jié)約用水并不難,只是你微小的一個動作而已,把在歌唱的水龍頭擰緊,洗臉水可以用來洗腳,拖地,沖廁所等等,不要玩水,日積月累,一滴水也會變成無數(shù)滴。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電也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電視,電腦,電冰箱,洗衣機等等一些家用電器都需要用電,所以,電也成為了我國的緊缺物資。就拿我們家來說吧,在火熱的大暑天,當我們正感受著電風扇吹來的陣陣涼風時,突然停電了。一停就是半天,害得我們叫苦連天,但是電依然停著。所以,我要奉勸那些還不懂得珍惜用電的人,你們不要像以前那樣浪費電了。春秋天還開空調(diào),夏天空調(diào)打到十幾度,寧愿睡覺電燈開著,通宵不滅。有人卻振振有詞地說:我會付錢。請問,有錢就能買到一切嗎?能買到電嗎?雖然,我國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水力發(fā)電,火力發(fā)電,風力發(fā)電等等,但是還不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的需要,所以我們還是不能夠隨心所欲地用電,必須節(jié)約用電。隨手關燈,能不開空調(diào)就不開。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貪,不要把浪費當成瀟灑,不要把節(jié)約看成尷尬,你培養(yǎng)的是一種美德。珍惜資源,是你我共同的責任。行動起來吧!復興中華,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
初一:queena129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作文(4)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
延安實驗初級中學七三班姚麗婷
驀然回首間,從五星紅旗第一次升起在天安門廣場上直到今天,中華人民和祖國矯健的步伐已跨越了半個多世紀,一起奮斗了六十年的歲月所創(chuàng)造的光輝,如同雄渾又絢麗多彩的歷史畫卷,一直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祖國,不僅取得輝煌成就,而且挖掘了最美之人,還建立了長遠的發(fā)展。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我聽著這首歌,我想起了紅軍在過草地、爬雪山的過程中,不因為自然的阻礙而終止前進道路的精神。長征,不光是靠自己的雙腳從漫漫征途中走過來的老一輩人的驕傲,也是我們的驕傲,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只為60多年前對戰(zhàn)友的一句承諾,86歲的歐興田放棄天倫之樂,拖著病弱之軀,自帶干糧,兩年內(nèi)四上北京、走訪六省,為重建淮北西大門抗日烈士陵園四處奔走,并堅持為2400多位犧牲的戰(zhàn)友們守墓30年,被選為誠實守信的“中國好人”;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學女教師張麗莉因在車禍瞬間為救學生,導致雙腿被軋斷高位截癱,生命狀況堪憂。張麗莉的感人事跡引發(fā)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被稱贊為“最美女教師”;“人就算活150歲,如果沒為別人做點有益的事,那也是虛度了年華。”鐘晶,一個80后獨生女,一個堅守在大山深處的鄉(xiāng)村醫(yī)生。XX年,她為了與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的丈夫團聚,辭掉大醫(yī)院的工作,來到貴州某鄉(xiāng)村衛(wèi)生室,鄉(xiāng)村醫(yī)生。不久,丈夫調(diào)入州府,她卻仍然獨自堅守。沒有澡堂、時常停電、沒有城市里五彩斑斕的時裝和燈紅酒綠的夜生活,鄉(xiāng)村的寂寞無邊無際……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醫(yī)術和貼心的服務為當?shù)厣贁?shù)民族群眾解除病痛。她得到了鄉(xiāng)村百姓無限的信任,她是網(wǎng)民眼中“最美鄉(xiāng)村女醫(yī)生”。
如今,每每當我看到我國運動健兒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摘金奪銀時,看到中國的神五,神六,嫦娥一號飛上天空時,看中華人民到被外國認可時,心中就充滿著驕傲自豪與高興。
伸出你的手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在這蔚藍的生命之舟上,在它古老的東方,生存著這樣一個國度,它叫中華。
初一:姚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