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話題作文
XX年的夏天,我來到了西岳華山腳下抬頭是高聳入云端的山頂,低眉是樹木叢生的山腰林,我站在長滿青苔的樓臺階上,眼神凝視,忐忑不安,這次長安之旅,我是懷著多么沉重的敬畏之心來的啊十三朝古都寫盡了你的輝煌,自古華山一條路是你亙古不變的脊梁一抔黃土之上,訴盡了秦漢風骨和李氏盛唐從兵馬俑到華山,我都小心翼翼地捧著敬畏之心,感受著個體在浩淼歷史,在神奇自然面前的渺小是的,我找到了敬畏,是自古一條路的華山給予我的永恒啟示
敬畏天空,敬畏大地曾在網(wǎng)上看過一段視頻——《騎行在天際》漫漫新藏線,綿延五千里從新疆葉城到圣城拉薩,兩架自行車,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彩虹西藏,是說有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人最好的歸宿當晨曦第一縷朝陽照亮布達拉宮的金頂時,虔誠質樸的藏民,臉上泛著高原紅,口中默念六字真言,十指合一,面向布達拉宮,長跪不起
然而,對于千萬像我這樣的漢族青年,沒有藏人那種隨著出生便深深絡印在骨子里的信仰,為什么還會對西藏情有獨鐘呢?無數(shù)漢族青年冒著高寒缺氧的危險,義無反顧地從各路進藏西藏,究竟能帶給他們什么呢?
唯有自然,唯有敬畏!
我曾經夢見自己一個人站在通往日喀則的公路上,前方雅魯藏布江奔騰洶涌,我無法逾越,兩旁的雪山似乎在傾訴冰封千年的歷史,公路上漫漫沒有盡頭我仿佛置身在高原大地的胸膛里,難以呼吸……
渺!
是的,西藏的天,西藏的云,無不給人渺小虛無的感覺我曾不止一次地感嘆于青藏高原的造山運動,每次懷著的都是一種敬畏自然的心情面對高聳的雪山,荒涼的戈壁,陡峭的山崖,浩淼的圣湖,除了敬畏我們還能干什么呢?敬畏天、敬畏地、敬畏生命、敬畏自然那是一種怎樣的“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受?敬畏,理應是人類作為生物的本質屬性,只不過在漫漫長河中,敬畏逐漸被征服所取代,天人合一逐漸被人定勝天所替代,人類那顆敬畏自然之心,還保有幾何?
寄情山水之人,也總是敬畏山水的常懷一顆敬畏之心吧,像一只剛剛破繭而出的彩蝶一樣,用敬畏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看待這個世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2號文 敬 畏
高二(2)班 鄒萌
拿著歸納得出的赫羅圖,天文學家震驚于天體系統(tǒng)的嚴密有序,不禁心生敬畏
望著聾啞人完美演繹的《千手觀音》,我們驚嘆生命蘊藏的巨大能量,不禁心存敬畏
貴為至尊的唐太宗面對天下蒼生時發(fā)出感嘆:“民為水,君為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他的心中,又何嘗不是對百姓的敬畏!
在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改造世界的能力越來越強可就在人類看似掌控了萬物的時代,我們仍需要一顆敬畏之心!
敬畏,是對自然規(guī)律深刻認識之后的尊重第一、二次工業(yè)革命以來,人們對自然瘋狂索取山有礦,炸山開發(fā);地不夠,圍湖造田;木材缺,毀林取木人們似乎認為,人定勝天,自然的力量微不足道直至水土流失后原本肥沃的土地再種不出糧食,直至原本秀美的家園旱澇成災,直至厄爾尼諾現(xiàn)象一次又一次地上演,人們才猛然醒悟:都是當初對大自然沒有敬畏之心試想:如果在開發(fā)之時便能考慮到大自然各部分的相互聯(lián)系與影響,深刻認識到平衡打破后的災害將是多么巨大,人們還會這樣瘋狂地掠奪資源嗎?現(xiàn)今的環(huán)境問題會這么突出嗎?人類的發(fā)展會走到與自然關系這么危急的境地嗎?我們的未來,會這樣讓人擔憂嗎?只有認識到了規(guī)律,理解了規(guī)律,才會敬畏規(guī)律,而不是一個勁兒蠻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