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話題作文:夢想的有無
張謀
不知是誰創(chuàng)造了“夢想”這個詞,但每每提及,總有一種美好的藍色在心中彌漫。于是,人們就總是把確定夢想放在第一位。
走在大街上,隨便找個人問問:“你有夢想嗎?”如果說沒有,就會被別人說成不思進取;如果說有,但與現(xiàn)狀差的很遠,又會被說成是異想天開,F(xiàn)在不少的青少年,什么是夢想都答得頭頭是道,但問及他們的夢想是什么難免會有模糊感。我便是這龐大的人群中的一員。
沒事的時候翻看小學的日記,那時的語文老師很喜歡讓我們寫關于夢想的作文。但是每篇所寫的我的夢想都不一樣。為什么?很簡單,因為我的夢想只是由父母老師、親戚朋友的一句話決定的。
小時候在老家喜歡畫畫,經常在屋檐下的那片水泥地上畫“美猴王”。親戚來了。“喲,畫的不錯。 备改嘎犚,來一句“當然了,他長大后可是要當畫家的!
到了學前班時,我喜歡去田家中學的沙坑里挖洞,蓋“堡壘”。父母的朋友看到了,說:“蓋得怪好的嘛!”父母此時就接一句:“那當然了,他長大后可是要當建筑學家的!
搬到城里了,沒地方畫畫,也沒地方蓋“堡壘”,就拿些破爛兒自己做著玩。上學拿到學校去玩,同學說:“嘿,動手能力挺強啊!”回去給父母一說,父母又說:“那當然了,你長大后可是要當科學家的!
剛剛步入了初中,我的作文水平突飛猛進,爸媽又說了:“廢話,肯定要把作文寫好了,你長大之后可是要當作家的!
進入了八年級,隨著年齡、年級的增長課余時間越來越少,不能做小制作了。與此同時,我遇到的破事兒也越來越多。班主任家訪后,父母又說:“你看看你學習成績,你看看你那破爛人品,你長大就只能去提灰桶了!”
……
我的童年,或者說我的夢想,就是這樣“一波三折”,在他們對我的夢想變來變去的過程中,對我的要求也是“千機變”。他們總是想把我塑造成一個各個方面都十分完美的人,一要學習好,二要體育好,三要品行好,到現(xiàn)在我都不知道應該夢想成為什么……不過在這漫長的一個一個應付的過程中,我逐漸認識到,誰說沒有夢想的人就是不思進取?計劃沒有變化快是人們常說的一個道理,當長大之后發(fā)現(xiàn)夢想無法實現(xiàn)時,前面的一切努力都白費,誰敢說自己沒有一絲心灰意冷?。不如從各個方面塑造一個完美的自己——至少在自己心里是完美的。在成年之后,沒有競爭過別人,就能發(fā)揮自己另一個方面的特長,尋找更加合適自己的崗位。不過這對一個平庸得只有一個特長的人來說倒的確是行不通的,但我們就應該慢慢努力。
有一個被所有人判定為自暴自棄的同學曾經給我說:“其實夢想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只是倡導的人多了,就把我定為了自暴自棄。只要自己的能力夠強,計劃中的任何變化都能從容面對。難道我想做這樣的自己有錯嗎?”那時我還狠狠地批評了他一頓,F(xiàn)在想起來,誰說不是呢。夢想的有無,與我們的成長真的有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