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話題作文: 談勤奮
我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華羅庚說過:“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勤奮這個詞,對于我們這些成天在書堆里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來說再也熟悉不過了,但是靜下心來仔細想想,能有多少人品出個中滋味呢?又有多少人踏實勤奮地去做好每一件事,用功學習呢?
自古以來,勤奮者多有成就。文學家說,勤奮是打開文學殿堂之門的一把鑰匙,大文學家魯迅的成功在于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寫作上;科學家說勤奮能使人成功,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憑借他的勤奮成功地完成了青蛙卵膜剝離手術;藝術家說勤奮是實現(xiàn)理想的基石,我國古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幾十年如一日勤奮地練習書法,才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科學家們放棄自己的娛樂時間,堅持工作、學習,獲得了成功,不正是勤奮的真諦嗎?
有些同學認為:“成功者有天賦!蹦敲矗瑦鄣仙f過:“99%汗水+1%天賦=成功!比绻銢]有99%的汗水,要1%的天賦又有何用?達?芬奇自幼學畫,導師讓他畫雞蛋。在畫了無數(shù)個蛋后,他站到了藝術的巔峰。可是,這功名背后的付出,誰,又能經(jīng)受得住呢?如果沒有這份勤奮,他會成為世界級的藝術大師嗎?不會!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相對論,轟動世界,但他小時候連一個板凳也做不好;《時間簡史》的作者霍金,卻身體畸形,吐字不清,連寫字時手都顫抖的半天才能寫出一個單詞;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著名作家、演說家,卻又聾、又啞,又瞎……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像他們這樣的人,可以說,他們連1%的天賦都沒有,有的,只是超過100%的勤奮。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不正說明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嗎?
韓愈說過: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我們當中的大多數(shù)成績優(yōu)異者,無不是勤奮學習的典范。假想一下,如果成天在虛擬的網(wǎng)絡游戲中流連忘返,舍本逐末,那么成功會垂青于你嗎?如果沉湎于一時的成績,放松了對自己學習的嚴格要求,那么失敗也離你不遠了。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有勤奮努力、堅持不懈,才能在學習生活中有所建樹。請堅信勤奮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