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身邊的文化》的作文6篇
老爺廟
——李昊農(nóng)歷四月十八是洮南市的廟會,地點(diǎn)就是在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老爺廟。老爺廟也叫德安禪寺,座落在洮南市的西南方,相傳建于清末民初,是洮南很有明的歷史建筑。今年的廟會特別熱鬧,很多人都來參加廟會了,老爺廟里到處人來人往,十分熱鬧。老爺廟從外面看,青瓦飛檐,有兩條巨龍盤在殿頂,雕刻得活靈活現(xiàn),張牙舞爪,仿佛從天上降臨一般,十分壯觀。殿內(nèi)每根房梁都非常柱狀,大氣,繪制著彩畫,非常精美。走進(jìn)廟門,你就會感受著一種歷史的厚重,透著一股很濃的文化氣息。撲入眼簾的是廟里最壯觀的建筑——大雄寶殿,雖然翻修過,但還可以看出大殿保持著歷史原貌,殿中央立著一座銅佛,兩米多高,四周香煙繚繞,很有氣勢。正殿后面,還有一些殿宇,供奉著觀音佛祖,伽藍(lán)佛祖等。經(jīng)過人們的保護(hù),都很雄偉壯麗的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讓我們領(lǐng)略到獨(dú)有的文化魅力。此時,我踩在廟內(nèi)的磚道上,認(rèn)真地感受著周圍的氣息。在彌漫的煙霧陪伴下,我的思緒甚至回到了一百年前,我甚至看見了當(dāng)時勞動人民正在熱火朝天建造廟宇的情景……教師評語:抒發(fā)出對歷史以及廟宇的感嘆之情。描繪了殿外殿內(nèi)的有關(guān)內(nèi)容,雖然很簡潔,但賦有總結(jié)性,細(xì)膩的情感。
我為“李”姓而驕傲——李佳瑋說到姓氏,一定會想到《百家姓》,也一定會想到張王李趙,周吳韓劉,因為這都是常見的姓?山裉煳乙f的卻是其中最常見,也是最普遍的姓——李姓。李,是有一段不尋常的歷史的。李字,起源于理。理在殷商時期是一名小官,開始家族還很興旺,可后來不知什么原因,理氏被木子李取代了,演變成現(xiàn)在的李字,或者這里面也有老子李耳的功勞吧!關(guān)于李氏,這很值得一說。木子李就是一段暗示。雖然李氏祖上也有做過小官的,甚至有的當(dāng)上了皇帝,但也有家境不好的,家境不好當(dāng)然要奮斗,不奮斗我們的祖先也不肯放過我們。所以我們哪怕在“木頭”底下砍柴,也要為我們的子孫后代造福。雖然這些我也是聽爺爺說的,也有一些不真實(shí)的歷史,但在我心中,李永遠(yuǎn)都是一種不可侵犯的力量,是一種關(guān)于子孫后代幸福的支撐。我為“李”氏而驕傲。教師評語:李姓占漢族人口7.94﹪,北方諸多省占的比例較高。都說古怪像的人比較聰明,古怪姓也很特別。對于李姓的確情有獨(dú)鐘,老實(shí)本分或許是它的代名詞。這個普遍的姓氏,繁榮的后裔,生生不息。 秧歌里的文化——武多多
說起文化,我們這兒可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摹肮懦恰!蔽幕铮瑹o疑就是我們東北的大秧歌了。那天,我和媽媽去銀行,看見姥爺姥姥在銀行門前扭著秧歌,手里拿著紅的,綠的扇子。他們忘情地扭著,甚至連我們站著他們身后都沒發(fā)現(xiàn)。這時媽媽給我講起了秧歌的起源:秧歌起源于東北的鄉(xiāng)間地頭,有插秧,澆水,施肥的形象動作,反映出高興,快樂以及期待豐收的渴望,在自娛自樂中,解除身心疲憊,豐富而充實(shí)了單調(diào)的生活。后來慢慢逐漸正規(guī)化,編成了各種舞蹈,成就了廣為流傳的“秧歌”。秧歌,顧名思意,載歌載舞。又簡單易學(xué),娛樂性極強(qiáng),喜聞樂見。香港也有“英歌”和“秧歌”,不但詞義有變,舞蹈內(nèi)容也完全不一樣!班,原來秧歌還有這么多它的成長故事。每個曲目都有它的文化起源和發(fā)展。 蔽矣挚雌鹆搜砀,姥爺,姥姥舞著正歡呢!我發(fā)現(xiàn)一個更老的老人,穿著大紅大綠“獨(dú)立”人間,他也不排隊,自成一舞,像是耍著單槍單棒,而且非常投入,盡情的展示著他的“獨(dú)門絕技”,讓人忍俊不禁。這時姥姥看到了我,便和姥爺一起從秧歌隊里退了出來,我觀察著我的姥爺姥姥,他們真的老了,再也回不到給我唱童謠《小老鼠》的時候了。真是歲月不饒人哪。一次次秧歌把姥爺姥姥跳老了,但誰能說一次次秧歌沒把姥爺姥姥跳年輕了?不論歲月怎樣流逝,一顆不服老的心還在,那么他們就會青春永駐。永遠(yuǎn)充滿活力呀!古老的民間文化生生不息。教師評語:從媽媽那里懂得了秧歌的文化,秧歌的民俗民風(fēng)。再熟悉不過的秧歌也并非人人都會扭呀!從中看到了歲月的變遷以及無可奈何之情,并贊揚(yáng)了秧歌的獨(dú)特魅力。
欠條盒里的寶貝——王一冰 頭一天,老師讓大家“尋找身邊的文化”!于是,一下課我開始尋找……左找、右找,“怎么找不到一點(diǎn)文化呢?”這時,有人來我家買貨,因為要找錢,所以,爸爸把抽屜打開了!我往抽屜里面看,突然!我看見了一個很漂亮的小本。里面寫著:《欠款本》,我又往下翻,第二頁是欠條,第三頁也是欠條,第四頁還是欠條,第五頁仍然是欠條,但我打開第六頁的時候,就和前幾頁不一樣了!——那里面可全都是寶貝呀!有一九一四年的一元錢,還有一三年的二分錢和一九九零年的五分錢,最好的那一張是現(xiàn)在已不能用的糧票!當(dāng)然,我喜歡的還是那張大團(tuán)結(jié)!我終于找到自家的寶貝了!太高興了!本來我還以為自家沒有寶貝呢!今天,我把二分和五分錢拿到作文班參加評比,雖然沒有評上!但這次體驗,卻讓我找到了自家寶貝,我很開心!教師評語:很有意思,在欠條里尋找,真有毅力呀!家有寶貝,真的只要去找,不懈怠的找,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
爺爺?shù)膭渍隆獎⒉┭?nbsp;我家有一個勛章,是20多年前,爺爺當(dāng)兵時候留下來的。爺爺為什么要留下這個勛章呢?這說起來話可長了。爺爺當(dāng)兵的時候天天和自己的戰(zhàn)友一起訓(xùn)練,一起吃飯。三年的時光一眨眼的功夫就過去了。爺爺和戰(zhàn)友就要告別了。他們讓對方不要忘了自己,所以就把勛章互相交換了。聽了爺爺?shù)脑,我的眼淚不禁掉下來。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時時刻刻想著勛章的事,想像著爺爺佩戴著勛章時精神抖擻的樣子。夢里,我夢見爺爺戴著他的勛章在戰(zhàn)場上與敵人肉搏,他們戰(zhàn)斗得實(shí)在是太激烈了……后來不知怎么了,我發(fā)現(xiàn)參加戰(zhàn)斗的人是我不是爺爺,可我卻不像爺爺那么勇敢,不但不勇敢,還很粗心,我甚至一不小心把勛章摔壞了,于是,爺爺就說了我。今天,我把爺爺?shù)膭渍履玫阶魑陌嗌险故玖,大家都羨慕地看著我,老師還說這枚勛章代表了我家的歷史文化!哈,爺爺?shù)膭渍抡娴淖屛姨院懒耍〗處熢u語:通過尋找身邊的文化,了解爺爺勛章的故事,多好呀!這就是一種體驗,一種對歷史,對友情,對生活的感嘆。
神奇的木偶——高聰作文老師從上海帶回來一個可愛的小掛件,那是一只神奇的木偶。老師說:“明天咱們要進(jìn)行一次特殊的比賽,比賽的主題就是比比‘我身邊的文化!’誰展示的最好,而且票數(shù)最多,誰就可以贏得這只神奇的木偶”。 晚上,我一直尋找著自己家里的“文化”,媽媽給我找出兩張古老的糧票,媽媽還告訴我這些糧票可都是古董,千萬別弄丟了呀!說不定以后能換錢呢!第二天我拿著兩張貴重的糧票來到了作文班,同學(xué)們也都帶來了各自家里的代表文化的寶貝。為了贏得那只神奇的木偶,大家都紛紛拿出自己的看家寶貝,不停地說著,介紹著。我的好朋友帶來了他爸爸同學(xué)送的字畫,她說:“這是他爸爸畢業(yè)時爸爸的同學(xué)送給爸爸的。”她還小聲地告訴我說:送他爸爸字畫的是她爸爸的前女友。我前桌的王雨鑫拿來了她老伯親自畫的梅花,還有郵票,還有幾枚生銹的銅錢,各種各樣,既古老又漂亮。還有一個叫郭佳慧的同學(xué),她是最后拿出自己的寶貝的,她的寶貝是她姥爺在葫蘆上畫的畫,沒想到小小的葫蘆也這么賦有詩情畫意,真是“畫”里乾坤大,“葫”中日月長啊。我?guī)淼漠?dāng)然是那兩張糧票,可我卻沒敢展示我的糧票,因為我沒等展示呢,就肯定自己會失敗的。所以最后,我眼巴巴地看著那只神奇的木偶被別的同學(xué)得去了。盡管我沒有得到神奇的木偶,可我還是覺得我得到了很多……
教師評語:看古董收藏,聽歷史文化,這就是收藏與歷史帶給我們的愉悅感,,通靈與智慧,歷史息息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