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趣事優(yōu)秀作文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庭,家庭是我們心靈的港灣,是我們生命中的避風(fēng)港。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一些關(guān)于家庭趣事優(yōu)秀作文的相關(guān)資料,供你參考。
家庭趣事優(yōu)秀作文1
大家在樓下玩游戲,個個都玩得滿頭大汗、面紅耳赤。
天氣真熱,奶奶見了,為了讓大家消暑解渴。忙捧出一個大西瓜,這西瓜又圓又大,青青的,條紋呈碧綠色。鑲著嫩黃色的一塊。圓圓的西瓜就像一個俊美的小姑娘,扎著一條馬辮兒,球型似的頭,可愛極了。并熟練地切成一塊一塊,在樓上大聲喊:“快上來,吃西瓜嘍!”
看著那一塊塊紅瓤黑籽的西瓜,十分誘人。我們顧不上玩,連忙“噔噔噔——”地跑上樓。
“哇,搶呀!”我大叫著撲了上去,表妹、表哥也蜂擁而上,如同一匹匹脫僵的野馬,奔馳在“戰(zhàn)場”上,就差點(diǎn)被拌倒。
大家都搶到了西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就像餓了三天三夜的乞丐一般,吃完了西瓜,我靈機(jī)一動:“咱們來舉行吃西瓜比賽吧?”“好啊!好啊!”大家一致贊成。
于是,大人們圍在一起商量比賽規(guī)則,我和妹妹則在一旁精挑細(xì)選,取出十幾塊大小、形狀基本相同的西瓜供比賽專用。
媽媽先認(rèn)輸,決定來當(dāng)裁判。比賽規(guī)則如下:比賽分成三個組——男子組和女子組,先每組進(jìn)行預(yù)賽,獲勝者參加決賽。比賽時,誰先吃完為勝,如瓜皮上留有紅色瓜瓤則視為犯規(guī)。
首先舉行的是女子組的比賽,我和妹妹各捧一塊西瓜作好了準(zhǔn)備。“十、九、八、七……”媽媽開始倒計(jì)時,我屏住呼吸,緊張得心砰砰直跳。“預(yù)備!開始!”媽媽一聲令下,我便迫不及待地奔跑到西瓜前,我用眼一掃,一選塊最大的西瓜便脫穎而出,落到我的手中。我便拿起西瓜便啃,果肉甜甜的,汁水甚多,清涼甘甜,讓人回味無窮。不一會兒,一塊西瓜便已被我啃得精光。
我正想舉手示意,只聽妹妹大喊一聲:“我吃完了!”我大吃一驚,回頭一看,不禁哈哈大笑:只見妹妹腮幫上沾著幾粒瓜籽,嘴上流滿了殘?jiān),活像一個“花臉貓”。白色的連衣裙胸口被西瓜汁染紅了一片。再看她吃的西瓜,瓜皮上還留著一大塊紅色的瓜瓤呢,真是好笑。大公無私的媽媽判妹妹犯規(guī),我獲得了決賽資格。妹妹用手背擦擦臉,不好意思地“嘿嘿”地笑了。
姑姑和奶奶沒什么懸念,奶奶牙不好,讓姑姑輕輕松松進(jìn)入決賽。
接下來進(jìn)行的是男子組的比賽,哥哥也不甘事落,吃西瓜不吐籽,最后贏了姑丈。
激動人心的決賽開始了,奪冠大熱門之一的姑姑由于求勝心切,忙中出錯,沒啃幾口,西瓜就掉在地上摔成兩半,只得再重拿一塊啃了起來,錯失了良機(jī)。倒是哥哥技高一籌,三下五除二啃完西瓜,榮登冠軍寶座,我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榮獲亞軍,姑姑只好屈居第三。
比賽結(jié)束了,桌上瓜汁橫流,瓜籽瓜皮一片狼藉,我們打掃完后,開始頒獎,哥哥獲“吃瓜高手”稱號,我是“吃瓜能手”,姑姑則是“吃瓜好手”。妹妹獲得了“幽默天使獎”,外婆則笑瞇瞇地接受了“老當(dāng)益壯獎”。
“哈哈哈”在一片歡笑聲中,“吃西瓜大賽”降下了帷幕。
家庭趣事優(yōu)秀作文2
家,就像一個溫暖的港灣。我有一個溫暖的家,有爸爸、媽媽和我。但是家庭小小,趣事多多,有講不完的故事,說不完的笑話。
有一次我正在做數(shù)學(xué),一道很難很靈活的題目也被我算出來了,我覺得很自豪,于是就想考考爸爸媽媽。我拿給爸爸看,爸爸皺起了眉頭,百思不得其解。我拿給媽媽,媽媽左手托著下巴,右手拿筆,在那里算呀算呀。過了半天,爸爸媽媽都算不出來,媽媽誠懇地說:“我們算不出來,就得請小戈老師進(jìn)行講解。”由于第一次為別人講課,有些不習(xí)慣,我講的啰嗦,前言不搭后語。媽媽不耐煩了,說:“聽不懂!聽不懂!”爸爸反駁道:“我聽得懂的!”坐在一旁的外婆發(fā)話了:“我也聽得懂的,五七三十五!”我笑著說:“爸爸和外婆是我的知音啊!”爸爸和外婆都笑了,唯獨(dú)媽媽吐著個臉,什么也沒說。
這次數(shù)學(xué)考試,媽媽本想我能拿個100分回家,可我讀題不仔細(xì),“大約”做成了精確計(jì)算,所以拿了個98分。吃飯我一向吃得很慢,磨磨蹭蹭。媽媽問我:“今天考了幾分?”我垂頭喪氣地回答:“98分。”爸爸說:“你心要細(xì)點(diǎn),喉嚨要粗點(diǎn)!”我們笑得前俯后仰,飯差點(diǎn)噴出來。
家,就像一個溫暖的太陽,陽光灑滿了每個角落,笑聲響徹每一個角落,這些趣事,更是體現(xiàn)家人對我的愛。
家庭趣事優(yōu)秀作文3
今天是星期六,我起了個大早。我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一頭鉆進(jìn)了他們的被窩里。
爸爸見了我,就將我昨天競賽的語文試卷拿了過來和我一起探討。過了半個鐘頭,我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計(jì),媽媽問我們要吃什么,我和爸爸想到一塊了——吃餃子。媽媽說:“家里還有糯米粉,可以做湯圓,沒必要吃餃子。再說天氣這么冷,我才懶得出去買餃包。”“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哦!”我喊道。媽媽仍然堅(jiān)持:“想吃自己去買來做。”我無語了,媽媽看到我們十分想吃的樣子,就給我們一次機(jī)會——只要能在她頭上找到一根白頭發(fā)就可以了。我以前也幫媽媽找過白頭發(fā),簡直像大海撈針一樣,看來今早吃餃子希望不大了。我在媽媽頭上翻來翻去。這時只見爸爸給我使眼色,爸爸用手指自己的頭,我暗暗高興,領(lǐng)會爸爸的意思。我從爸爸頭上隨便就可以扯下一根白頭發(fā),我高興地說:“媽媽我找到白頭發(fā)了,拿夾子來,我要夾給你看。”爸爸找來夾子,在媽媽頭了隨便拉一下,我就把白頭發(fā)放到夾子上,媽媽看了,吃一驚說:“我什么時候有白頭發(fā)了,真是老了,看來我只好上街買材料了”。媽媽很不情愿離開她的暖被窩,她一出門,我和爸爸相視而笑。不久媽媽就買回包餃子料,開始包餃子了。等媽媽煮好了餃子,叫我們?nèi)コ燥溩訒r,我和爸爸裝了一大碗,津津有味吃著這些我們合謀得來的戰(zhàn)利品。我告訴媽媽:“媽媽,告訴你吧,剛才根白頭發(fā)不是你的,是爸爸的!”媽媽聽了,瞪著大眼睛,笑著問我是誰出的主意,我指著爸爸。媽媽對爸爸怒目而視,說:“有其父必有其女,小孩都被你教壞了”。爸爸也呵呵笑起來了,我也笑了,媽媽最后也忍不住笑起來了。笑聲傳遍整個房屋,傳出窗外……
這就是發(fā)生在我家的一件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