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寫風(fēng)景的作文
想著想著,眼前的太陽便又向下溜了一截,更接近江面了,則變得越發(fā)的紅。慢慢地,太陽笑紅了臉仿佛小姑娘臉上害羞的紅云。太陽親吻著江水的頭,向大地、天空噴出紅彤彤的光芒。太陽把紅光借給了珠江,借給了世界的一切。太陽展示完自己的美貌后,快活的一跳,消失在江面上,又回到了媽媽的身旁!
3
游西湖
正值盛夏。
斷橋,靜靜地倚在白堤的東端。盛夏的斷橋邊,沒有殘雪,卻在晴朗的陽光下,與平如鏡子的西湖一起,與身邊盛開的荷花一起,與垂入水中的綠柳一起,漾成西子湖畔江南才女的一抹笑容。
從斷橋走上白堤,甚是熱鬧。正與白居易筑堤時(shí)唐朝的鼎盛相吻合。堤的北邊,山巒后立著尖尖的保俶塔,堤的南邊,是湖,湖的中間是湖心島、阮公墩、小瀛州。我仿佛聽見白居易吟出的詩:“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來來往往的游人們,是否也愛這令人百看不厭的景色呢?
不知不覺,我已走過了“平湖秋月”、西泠社和江南一大名樓——周總理鐘愛的“樓外樓”了。在這里,滿眼的綠:抬頭,遮天古木的綠;環(huán)顧,清幽自在的綠,夾雜著一座座看似平凡卻大有來頭的建筑;低頭,小草嫩嫩的綠;向前看,不知盡頭的;向后看,整座白堤似乎有永遠(yuǎn)走不完的綠。西泠橋邊,葬著義士武松,葬著飄泊不定卻又敢愛敢恨的蘇小小,葬著為國捐軀的秋瑾……。此時(shí)的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此時(shí)的綠,仿佛多了些憂戚,多了些深沉。
走過西泠橋,便到了蘇堤北端。蘇堤沒有白堤那么熱鬧,甚至有些冷寂。也許這就是宋朝和唐朝的區(qū)別吧!蘇堤,似一條綠色的飄帶,橫臥于西湖上。北端挽著棲霞嶺,南端系著南屏。我在蘇堤上漫步,像是來到了1090年,正與蘇東坡相遇,這時(shí)蘇太守剛剛完成了偉大的工程——蘇堤,心情很好,迎面向我走來:“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是啊,我今天真正來到了蘇堤,才真正體驗(yàn)到蘇東坡詩中所描繪的意境。
當(dāng)我流連在蘇堤的南端,我看見了蘇太守的雕像。先生一站,已是千年。而我,若有所思地回頭望向北邊——那里聳立著一座廟宇,紅墻重檐。那正是一代名將岳飛的廟。岳飛,他的正氣凜然的愛國精神,為后人樹著一座永遠(yuǎn)的豐碑。
白堤,蘇堤;南宋,北宋;文人,武將------西湖,是一首永遠(yuǎn)寫不完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