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正義話題的寫作素材
一、名言警句
1、嫉惡如仇讎,見善若饑渴。——韓愈
2、哪里有正義,哪里就是圣地。——培根
3、就是因為有了正義感,人才成為人,而不成為狼。——培根
4、與其責罵罪惡,不如伸張正義。——丁尼生
5、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是我愿意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 伏爾泰
6、只要提著正義之劍攻擊,再柔弱的手臂也會力大無窮。——韋伯斯特
7、正義是苦難者的希望和犯罪者的畏懼之所在。——惠蒂爾
8、在正義的事業(yè)中,弱者也能戰(zhàn)勝強者。——希臘
9、聲張正義和扶植自由,是革除時弊的關鍵。——享·喬治
10、與正義為友的人,在哪兒都是安全的。——伊壁鳩魯
二、故事素材
1、于謙誓守京城
明朝景泰年間,因土木堡之戰(zhàn)的慘敗,瓦剌軍也先率軍攻入北京。就在朝野上下都主張放棄半壁江山而南逃的時候,于謙站了出來,反對南逃。他挺身而出,苦心經營,刷新內政,訓練兵力,加強防御,并提拔有才干的將領。這個危難之中的保衛(wèi)重任帶給于謙的除了壓力,更是讓他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才干和勇氣,與一眾將領打敗了也先軍,粉碎了他們的陰謀,保衛(wèi)了北京。在那個混亂的時刻,他沒有和許多人一樣為了保命主張南逃,而是挺身而出,擔下重任,誓與國家共存亡。這份勇氣,就是他這樣的一個文官所具有的,十分難得。
2、海瑞買棺進諫
明嘉靖皇帝寵信方士,求仙煉藥,講究長生之術,并大修宮觀寺院,又寵信奸相嚴嵩,聽其殘害忠良,魚肉百姓。戶部云南司主事海瑞見朝政日非,人民困苦,不由憂心如焚。他覺得自己雖然官卑職小,卻有匡扶明室`拯救百姓的責任。他連夜趕寫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呈交朝廷。上疏之后,海瑞深知嘉靖皇帝昏庸,難兔招來殺身之禍;氐郊抑校H鹆⒓磁扇藶樽约嘿I了一口棺材,等待錦衣衛(wèi)前來捉拿自己。有人勸他及早逃遁為妙,海瑞坦然笑道;“自古忠臣不怕死。我若避禍,也就不上此疏。嘉靖皇帝果然暴跳如雷,逮捕海瑞,嚴刑拷打,幾被處死。直到明穆宗即位,照例“大赦天下”,海瑞才死里逃生,并官復原職。從此,海瑞為民請命不畏死的剛直名聲便天下皆知了!
3、正義的審判
1937年i2月13日,在揚子江邊發(fā)生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這次慘案中,中國軍民被日軍集體槍殺和活埋的達19萬多人;零散被殺害的軍民,僅被紅十字會收埋的尸體就達15萬多具,至于被江水沖散的尸體,更無法計算。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殺人的強盜是沒有好下場的?箲(zhàn)勝利后,南京大屠殺的制造者日軍師團長谷壽夫被中國人民俘獲,于1946年在南京進行公審,當場執(zhí)行死刑。
4、竺可楨絕不作假證
竺可楨是我國著名的愛國科學家。1936年,他擔任浙江大學校長。面對當時國民黨黑暗腐敗的統(tǒng)治,他以一顆正直之心,明辨是非,維護正義。1947年10月26日,浙江大學突然傳出一個驚人的消息:于子三失蹤了!于子三是浙江大學學生會主席。他在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領導下,積極帶領學生進行反內戰(zhàn)、反饑餓、反迫害的斗爭。國民黨特務對他懷恨在心,早就蓄謀加害。正在病中的竺可楨聽到于子三失蹤的消息,立即前往國民黨浙江保安司令部等處詢問,設法營救。10月29日,保安司令部通知竺可楨:于子三已“畏罪自殺”,要他立即去現場查看并作證明。竺可楨趕到現場,只見于子三倒在一片血泊之中,喉嚨正中有一個小孔,兩眼猶睜,仿佛還在控訴國民黨特務的暴虐。竺可楨一看就知道他是被害死的,頓時悲憤之極,幾乎暈倒。然而一回到保安司令部,國民黨的檢察官就要竺可楨簽字,證明于子三是“以玻璃自殺身亡”。竺可楨當即拒絕,說:“我只看到于子三已死,決不能證明他是自殺!”說罷,憤然離去。國民黨不甘心,又在報上大肆造謠,推卸罪責。竺可楨便向記者發(fā)表談話,明確指出:“于子三是個好學生,他的死,當局負有不可推諉的責任,應立即追查事實真相,懲辦兇手!”竺可楨的談話在報上登載后,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國民黨政府大為惱火,派人責令竺可楨更正談話。竺可楨斷然回答:“報載是實,不可更正!”浙江大學師生知道后,都敬佩地說:“竺可楨校長寧可冒被迫害的風險,也決不做假見證,真是個有骨氣的人。”
5、曼德拉從小就追求正義
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他同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進行了幾十年不屈不撓的斗爭,贏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說,曼德拉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對正義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時期就已初露端倪。曼德拉出生在一個小村莊,9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從小曼德拉就經常目睹當地大酋長在解決部落爭端過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約束,他逐漸萌發(fā)了尋求正義和平等的理想。年紀更大一些后,他多次領導同學抗議學校的白人法規(guī),甚至因領導學生運動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爭”中,曼德拉逐漸立下志愿:要為南非的每一個黑人尋求真正的公正。
6、貝多芬豎持正義
音樂家貝多芬敬慕革命黨人,他曾把拿破侖看做是確立共和體制歷史使命的英雄的化身。為了歌頌拿破侖,他經過三年的嘔心瀝血,于18以年完成了激動人心的《英雄交響曲》。在曲譜謄寫出來后,他在卷端上,寫上一行顯赫的字:“獻給拿破侖·波拿巴爾德。”但是,就在這時,拿破侖舉起復辟的旗幟,宣布法國為帝國,自稱皇帝。貝多芬的一片癡情受到了嘲弄。貝多芬怒不可遏,喊道:“他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而已!如今他也要用他的腳踐踏人權以滿足自己的野心,使自己高過所有的人而成為暴君!他拿起《英雄交響曲》把扉頁撕成碎片,然后在新扉頁上寫道:“《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個偉人而寫。”
7、秦檜賣國遭人唾罵
秦檜曾是北宋大臣,北宋滅亡后,和徽、欽二帝一同被掠到金國,從那時起就投靠了金人。當他被放回南宋后,就開始了賣國求榮的卑劣行為,他網羅大批投降派官員,殘酷迫害主戰(zhàn)官員,又厚顏無恥地對宋高宗說:“陛下若想同金人議和,臣一人就足以完成任務,無須他人插手!”昏庸的宋高宗竟高興至極地說,他得到了秦檜,興奮得覺都睡不著了。面對秦檜的無恥行徑,校書郎兼史館?狈度绻缃o秦檜寫了一封信,信中把秦檜臭罵一通,說他言行荒謬,喪失理智,一定得了瘋狂病,要不,怎能做出這樣可恥的喪權辱國的事呢?他這樣做一定會遺臭萬年!遭到所有人的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