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故事:飲狂泉水
飲狂泉水
沈約《宋書》
原文
昔有一國,國有一水,號曰“狂泉”。國人飲此水,無一不狂。唯國君穿井而汲,故無恙。國人既并狂,反謂國君之不狂為狂。
于是聚謀,共執(zhí)國君,療其狂疾,火艾、針、藥莫不畢具。國君不任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飲之,飲畢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國人乃欣然。
譯文
從前有一個國家,國內(nèi)有一汪泉水,號稱叫“狂泉”。國里的人喝了這水,沒有一個人不發(fā)狂的,只有國君鑿井取水喝沒事。國人都瘋了,反到說國君不瘋的才是真瘋。
因此國人就聚集起來謀劃,抓住了國君,治療國君發(fā)瘋的病,針灸、草藥都用遍了。國君不能承受這種苦難,因此就便去了“狂泉”的所在地,舀泉水喝了下去。因此國君臣民,都發(fā)瘋了,國里的人都非常高興。
眾人皆醉我獨醒,一個有健康頭腦和正常行為的人,要想在眾人顛倒黑白的環(huán)境下保持清醒,是極其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