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變化
中 國 的 變 化
——讀《改革開放三十年》有感
天橋嶺林業(yè)小學六年三班 張豐岳
媽媽總是提起她小的時候,那時,穿的衣服需拿布票和錢去買,只有錢是買不來的;糧食需按月供應,到月底不夠吃只能借糧或少吃。這種狀況持續(xù)了媽媽的整個童年時代。它令我們這代孩子瞠目結舌。中國曾是一個如此貧窮的國家。
漸漸地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國人不再是閉門造車。1978年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篇章。從那以后,中國人那頑強不屈,奮勇向前的氣勢不可阻擋地爆發(fā)了。從中國沿海到沿江,從東部到西部,從農村到城市,都從計劃經濟中走出來了。從封閉半封閉的生活中走出來。充滿活力的市場經濟體制使中國很快并一步步和世界接軌。
改革給中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使中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xù)快速發(fā)展起來,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比擬。
縱觀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中國人無不自豪,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入市場經濟,從落后走向富強!耙粐鴥芍啤,載人航天,西氣東輸,“天路”的建立,使國貌大有改觀;世界不再小看中國;席卷世界的經濟危機使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美國這稱霸世界的強國不得不對中國這發(fā)展中國家刮目相看。這都取決于中國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否則不會有今天。
站在三十年后來觀望中國,科技、文化、經濟都擠進世界強國。2019年中國不平凡的一年,南方雪災,西部地震,29屆奧運會,席卷世界的經濟危機都沖著中國而來,然而中國人以他不屈的身軀,倔強的性格,沒被困難嚇倒;卻成為世界上最亮眼的一角。
作為新時代兒童的我們,不能只躺在現(xiàn)在的國力上來展望未來。我們有我們的目標:建設小康社會 。這是總設計師鄧小平爺爺?shù)脑竿彩菚r代的需求。這使我們感到肩上擔子的沉重。我們已經認識到自己的使命和責任,F(xiàn)在的我們正以百倍的努力,為實現(xiàn)全面建設的小康社會奮勇前進。請相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