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讀后感 :《魯濱孫漂流記》讀后感650字
上個學期,我讀了《魯濱孫漂流記》,我非常佩服書中的主人公魯濱孫。
《魯濱孫漂流記》主要講一個叫魯濱孫的人,渴望航海。有一次他在海上遇到了風暴,船沉了,同伴都死了,只有他一個人漂流到了荒島上。之后,他發(fā)現(xiàn)他所乘坐的船漂到了他所生存的小島附近,并且還有許多可以使用的東西。他用沉船的桅桿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槍支彈藥、工具等運到岸上,還有兩只貓和一只狗。然后他在小山邊搭起帳篷定居下來。度過了最初遇到的困難。魯濱遜在島上獨自生活了18年后,一天,他發(fā)現(xiàn)島邊海岸上有一片人骨,生過火,原來外島的一群野人曾在這里舉行過人肉宴。魯濱遜驚愕萬分。此后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留心周圍的事物。直到第24年,島上又來了一群野人,帶著準備殺死、吃掉的俘虜。魯濱遜發(fā)現(xiàn)后,救出了其中的一個。魯濱遜把被救的野人取名為“星期五”。此后,“星期五”成了魯濱遜忠實的仆人和朋友。他在島上生活了28年后,終于看到了一艘商船,就出了船長,回到英國。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魯濱孫列出了好處與壞處的片段,這讓我明白了:最不幸的處境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安慰的事情。
我很佩服魯濱孫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精神。他在島上生活28年,不被凍死,餓死,或被野人吃掉,可見他多么自立更生?稍谏钪械奈艺侨鄙龠@種精神。又一次我寫數(shù)學作業(yè),遇到了一道難題,只想了一會,便不想了。這與魯濱孫的精神比起來,我多么慚愧。
我們都要學習魯濱孫那種在困難面前毫不退縮的精神。
六年級:吳其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