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的色彩
童話色彩是否濃厚是童話作文的一個重要問題。童話作文不在于有沒有“童話作文”之名,而在于有沒有童話之實,換句話說,我們寫的童話作文像不像童話?
每期學生都是要學習想象作文的。在教學中,我逐漸把想象作文分成童話想象、寓言故事、理想想象、科幻想象等幾個類別,而想象作文總是要從童話想象起步的。今年小學作文進入想象作文階段時,仍然是從童話作文開始的,先是由學生自由寫了兩篇,之后在總結(jié)的基礎(chǔ)上又統(tǒng)一寫了關(guān)于小猴子的限定條件的童話故事,還寫了一篇以“芳草地”為時空限定條件的童話故事。這四篇寫完之后,我感到學生所差的不是故事的編造能力,而是“童話”能力,多數(shù)同學能夠編出離奇曲折的故事,但是故事的呈現(xiàn)總是在講述之中,形象感不夠,盡管情節(jié)很有意思,但讀起來有索然無味的感覺。
童話作文是想象的結(jié)果,我們想了,通過擬人化想出了情節(jié),但是寫得像嗎?像還是不像成了童話作文的關(guān)鍵所在。
于是,我在第五堂課出示了“歡樂的藝術(shù)節(jié)”這個作文題目,基本內(nèi)容是,在一片風景優(yōu)美的芳草地上,動物們舉辦了一個藝術(shù)節(jié),各種動物紛紛表演節(jié)目,歡樂的氣氛蕩漾在芳草地上,快樂留在了大家的心里。
具體怎么寫呢?我向?qū)W生提出了“化整為零分小段,惟妙惟肖原生態(tài)”的寫法要求,并進行了討論。
“化整為零分小段”就是盡可能地把段落化小,避免大長段。我們讀文章有一個感覺,大段的文字讀起來感到模糊而繁重,小段的感到清晰而輕快。并且,我主張“開頭隨便,適當分段,段內(nèi)細寫,結(jié)尾再看”,分段是細寫的前提,只有分了足夠的段落,才有可能在一段之內(nèi)就某一個點進行細節(jié)刻畫。對童話而言,要想生動形象,多分段、寫小段是前提,應(yīng)該是一個動物(或者植物、其他物)一段,這樣的小段文章,一段一段地寫下去,本身就有一種靈動的痛快感。
“惟妙惟肖原生態(tài)”是寫法的具體要求。想象作文是另類的記事作文,重在人物描寫和場景描寫,而童話想象對描寫的要求比一般記事作文有過之而無不及,要更靈動,更自然,更細節(jié),更富兒童心理特征,要用兒童的心理和想象去勾畫。
先說“歡樂的藝術(shù)節(jié)”這篇文章的開頭,可以概括地提起,也可以從一個動物的具體細節(jié)提起,從原生態(tài)的要求看,后者好于前者。設(shè)置一個動物的具體細節(jié)提起全文。
再說動物們的表演。首先,要符合動物的習性,比如百靈鳥唱歌好聽,大象很笨重,蝴蝶會跳舞不會唱歌,山羊嗓門高但是五音不全;其次,他們中要有一個具體的地方,是落在樹枝上,還是在水里游,還是在花朵上;還有,他們表演的什么,怎么表演的,大家反響如何;最后,就是他們的心理,互相間的看法、對話等等。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夠惟妙惟肖地寫出應(yīng)有的本來的情形。
總而言之,寫童話,要力求達到視覺的可見,聽覺的可聞,嗅覺的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