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我生命的船
生活里,有人愿意將佛比作船,那是因為相信佛能普渡眾生的緣故。而于我而言,我更愿意將生活比作一條悠悠的河或者一片蒼茫的大海,那又是為什么呢?因為在我生命看來,河與大海更貼近我們的生活、更能走進我們每個人的心。這樣說吧,生活里若沒有佛生命照樣有陽光、花鳥、開心、快樂等等,但要是生命里缺少了水源生命就如同缺失了空氣一樣,斷不能活。這就是我把生活比作河與海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文字是我生命的船,試想,船離開了水源還有它存在的必要和價值嗎?
是的,我不否認生活在每個人心里都有他自己的理解,是茶也好、是棋也罷,或者是佛是河等等,諸如此類都可以的,正如我把文字當作我生命的船一樣,都有他屬于自己對生活、生命的理解與理由以及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一樣。
自從生命和文字結緣以來,我就把文字當作我生活里的一條船,它承載著我的過去與未來,承載著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同時也承載我的記憶、碎片、感情、快樂、痛苦、思緒、包括思考以及生活本身和信仰在內的所有的東西。為此我可以這樣說,這條看不見的船不僅肩負著生命的責任與義務,同時也肩負著我心抵達生命彼岸的使命。所以,這船能否在之后的歲月里是進還是退、是順流還是逆流全憑自己的認知和判定。與環(huán)境和生活本身以及他人沒有絲毫的關系。
說句實話,筆者自己也不曾想到會有這么一天,竟然心甘情愿把生命交給了如今如火如荼的寫作,且將它當作生命的船來行駛于我的日常生活之中,是偶然還是必然,還是另外有其原因,為這個問題,我反復地思考過,答案好象是又好象不是,又好象介乎兩者之間。但無論怎么說,就目前的情形看來,所有的心情都被文字占據,生命中的每一天不寫點什么、不看點什么總是讓心覺得很不舒服、也很憋屈。既然如此,順其自然是最合乎我的習慣與性格,也合乎我生命、情感的述求與需要。
其實,我的心里非常清楚,對一樣東西的喜歡或者投入并非是突然間爆發(fā)出來的,它總是有依據可尋的。比如我自己,為什么今天把文字作為我生命的船,也是因了三十年的閱讀有關,所謂厚積薄發(fā),于我可能是最好的注解。是的,在之前,我以閱讀為生命的主線,日積月累才形成了今天的態(tài)勢。由此可以這樣說,今天形成的態(tài)勢完全是水到渠成的結果。同時也是我將它視為生命之船的一個最合理的注解。
從喜歡閱讀到喜歡寫作再到今天把文字當作生命的一條船一路下來,可謂順利順當,自圓其說。當然,在此其間,也曾經出現過擱淺、拋錨等現象,然而,善于從容和淡定以及反思的我對自己的生命要求甚高,換句話說,自生命覺醒以來,向著精神品質靠攏是我最初的要求也是終極目標,我允許生命徘徊與彷徨,但絕不允許靈魂出現沙漠和荒蕪,更不許可心靈里長出野草和荊棘,那也是我對歲月和自己靈魂的許諾。是的,功利和野心從一開始就被生命否決,但并不意味著我不想成名成家,至少于己是一種激勵,與他是一種益處和分享。帶著這個主旨促使我生命更加堅定要一路走下去,無論遭遇怎樣的情形,風雨也好、霧霾也罷,一切安靈魂的要求進行。
如今,生命的船只開往深海藍海,所遇到的風浪遠比以往有更大的危險,生活里的旋窩、陷阱可能隨時要了我的命,然而,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把文字作為我生命的信仰,架起手里緊握的雙槳,向這目標或者彼岸劃去。至于能不能抵達與靠近我以為不是最重要,就如硬漢海明威一樣,捕魚不是他真正的目的,而是為了戰(zhàn)勝風雨、自己才是關鍵所在一樣。
所以說,我已經沒有退路,也不想給自己留退路,前進是生命唯一的目的。所以,我還是那句話,既然生命選擇了文字作為我生命的船,那么就應該無怨無悔,至于成功與失敗是之后的問題,也是運氣的問題,不是我生命靈魂的問題。我的精神原則已經很清楚地表明文字承載著我的一切,我愿把剩下的所有精力來交給它去完成、包括歲月在內。
文字作為我生命的船,真好!它載著我的追求、我的理想、抱負駛入了大海深處,讓我看見了比原先所見的一切如天空、草原更廣闊的情景,更遼遠的氣勢,生命選擇了它真的不虛此行,即使有一天我不經意間地翻船,葬入海底,我也會為自己的生命喝彩,畢竟我堅持到了最后,畢竟我看見了他人從來不曾看見的海底世界,至少靈魂在這里可以得到綻放與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