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思
楔子
又一個漫長的夜潮水般地涌上來。可怕的令人窒息的夜,終究還是來了。
圓月掛枝頭,卻沒有星星的陪伴,不時侵擾月表的云使月光時明時暗,徒增些許憂愁。
坐在院子里冰涼的板凳上,一任乍暖還寒的早春之風肆意地吹拂我的頭發(fā),思緒仍沉浸在今天期末數學考試那最后一道無解的幾何題里無法自拔。幾何是我的弱項,多少個夜晚,早早寫完其他科目的作業(yè),然后就全身心投入到幾何習題的破解中。然而,幾何對我就象是希臘神話那無從捉摸的海上女妖,你好不容易把握了她的這一種形象,當她換一個形象時,你仍舊認不出她來。今天的考試就是一個證明。我本能地意識到,這道幾何題就是教科書中某個原題的變型,我甚至記得起那個原題在書中出現的頁數,但我就是無法找到進入它的迷宮的路徑,一直到收卷的那一刻仍在它的迷宮前無望地徘徊。而且,可怕的是,這種無解的困境一直延續(xù)著,直到夕陽西下,月臨西窗。
我承認自己一直是一個充滿自信的人,總相信自己可以是一個給予周遭以光亮的人,總相信自己無論被投放到哪里,哪里都可以因為自己的存在而精彩,而被賦予靈魂。
然而,幾何科目上的挫敗在質疑我:一個連起碼的空間想象能力都不具備的人,如何能支撐起一個真正的社會空間?又如何奢談成為這個空間的靈魂?
“今晚出去串門忘了帶手電筒,幸好有月亮呀”。是鄰居的聲音。我不經意間被觸動了,是呀:月亮本無光,但它卻盡其所能地把它受之于太陽的光無私地奉獻出來,默默地成就夜行人的指路燈。而我……
的確,我有太多太多的無奈與局限,我注定難以成為社會天空中一個自足的給予者――如太陽那樣。但我只要把受之于社會和他人的以感恩的心態(tài)接受之,使自己強大起來,然后再盡力地反饋、回哺給需要我的社會與他人,象月亮一樣,那我不同樣也是社會天空中的合格一員嗎?
抬頭仰望現實的天空,月亮徹底地從云的遮覆下擺脫出來,那么美,美得令人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