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命運的經(jīng)緯點
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堂。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與一本好書交友,就如同在生命的到路上與一次悠然自樂相契合。人生的路途中,誰也不會為誰的世界多逗留,唯有書一直在我的世界里花開花落,勾畫著我成長的痕跡。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捧一幀書冊,看史事五千;品一壺清茗,行遙途八百。無需走馬塞上,你便可看楚漢交兵;無需程門立雪,你便可聽師長諄諄教誨。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方成《紅樓》巨著;紀曉嵐“飽覽群書,孜孜不倦”,方得“天下第一才子”稱號。
讀書對我來說,是心靈上的慰藉。我讀的第一本書是《安徒生童話》,里面的情節(jié)讓我如同身臨其境一般。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可憐與無助,讓我潸然淚下;丑小鴨的奇特遭遇,讓我明白了丑陋背后綻放的是美麗;海的女兒的深情切切,讓我模糊地認識了愛情的犧牲精神……
漸漸地,我已長大。更加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每一本書都會讓我感受到作者在寫書時的良苦用心及書帶給我們的真諦。常常吃飯時手里也會捧著一本書,忘我的投入書中,已全然不知曉菜中油鹽醬醋之滋味。這應該就是蒲松齡老先生說的“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
讀書,就是在這充滿未知與尋找的探索中,我們認識了這個世界給予的公然的營養(yǎng)品。讀書的過程實際上是想書,是搜索和記憶的過程。臧克家說過: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獲更豐滿。
書,使我從一個柔弱怕事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知書達理的學生。書,溫潤了我的心靈;書,塑造了我的氣質(zhì);書,升華了我的靈魂。讀書,伴我一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