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談北戴河作文(3篇)
三談北戴河作文(1)
買了個八十多塊的站票,幸好提前買了幾個小凳,才免受勞頓之苦。終于到站了。我們看到好多年過五十的人拿著“海邊旅館”的牌子,在那望著出口處,一看你背著大包小包,就過來開始喋喋不休地說什么有多好﹑有多少人都住過了,哆嗦得讓人無法拒絕,我干脆一口說道:“我們已經(jīng)訂房了!”那個人只好轉(zhuǎn)向別的“目標(biāo)”。接著,又一個人又開始讓你住他的旅館……
我是真的不喜歡那些一個勁兒地讓你坐大巴,吃吃飯、住旅店或者其它什么“熱情”向你推薦的人,因為那樣會讓我更不想去。反而那只在店門口擺個牌子和介紹的,卻更讓我想進去看一看。
雖然幾乎每個旅游景點都會有人舉著大巴或旅店的牌子,然后叫上一兩句,但是,我想應(yīng)該很少有像北戴河這樣的推薦,喋喋不休地說,直到你找到足夠的理由拒絕他,否則的話,他不會就此罷休的。
我說得太夸張了是不是?不,事實就是這樣,“熱情”是好,只不好,太過頭的話,就會給人一種明顯的厭煩,討厭的感覺,至少,我是這種感受吧,雖然他們只是想招攬一下生意。
對于有一些文化的人來說,大多人都不喜歡這種粗俗的推薦方式。希望他們換一下方法吧。
六年級:宋海雯
三談北戴河作文(2)
去過北戴河的都知道,那兒的海一望無際,遼闊無邊。
這一點我絕不否認。深藍的大海,蔚藍色的天空,給民用工業(yè)人的感覺是浪漫,給詩人的印象就是一幅充滿詩意的畫卷。給我的第一印象當(dāng)然少不了“美”這個字。
媽媽說:“去北戴河踩踩沙灘,看看海,就行了”?蓪ξ襾碚f,看海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還是撿貝殼。
第二天天剛亮,我那歡快的鈴聲一下子吵醒了睡得正得的老爸。沒錯,我們要去看日出。誰知到了海邊,才知道這里不是看日出的海域,太陽從我們后面升起來了。沒辦法,只好先去撿貝殼。貝殼早上的潮沒有昨天下午那么洶涌,還退潮了,貝殼尋找起來也不麻煩。不過,貝殼是多,但是10個里面,最少7是殘骸,完完整整、漂漂亮亮的倒是很少。這次,我竟然撿到了三個兩片還夾在一起的貝殼。只這三個,就足矣讓我高興三個星期了。
又漲潮了,貝殼是沒的撿了。我在一片魚多的區(qū)域捉小魚。不一會兒,我便抓到了一條。正手捧小魚愁沒處放的時候,有一家人走了過來。其中一位阿姨笑著問我:“小朋友,抓到什么了?”我說:“一條小魚”。那擱我們的盆里吧。”阿姨熱情說。我把那可愛的小魚放了進去。
六年級:宋海雯
三談北戴河作文(3)
如果你只去看海,而不去看北戴河的夜景,那你就等于只玩了一半。北戴河也算半個“不夜城”了。
八點多了,我們剛吃完飯。本來想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候轉(zhuǎn)轉(zhuǎn)一轉(zhuǎn)。可事情根本就不是我們想的那樣:隨處可見老外帶著自己的孩子游玩,仿佛這里就是他們的世界似的。草叢中插著發(fā)光假花,樹上掛著很多小燈,遠處一望,好像這是棵藍樹,這是棵紅樹,這又是棵彩樹……。。9:00了,店鋪,飯館都沒關(guān)門,依然在叫賣,他們好像知道,到處都是的老外,也許會毫不猶豫掏出自己那厚厚的一沓錢來買他們的產(chǎn)品。英式的房屋,到了現(xiàn)在,全都發(fā)出了金色的光,仿佛一座座金壁輝煌的殿堂。
六年級:宋海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