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楊柳作文
只剩孤零零的樹墩,彎彎扭扭僅存的軀體,再沒有發(fā)芽,回憶著那片綠,心中有微微的苦澀。
一絲紅光閃了一下,在樹墩的棕色里飄揚(yáng),哦,是那根紅絲帶。
很久了,是的,那個(gè)夢已經(jīng)很遠(yuǎn)了,她蒙朧的背影,模糊的臉龐,只有那根醒目的紅絲帶飄著,她身旁,是那棵楊柳,枝條煥發(fā)著青春的綠。
從不知道她的真名,一切一切,都太遙遠(yuǎn),在歲月深處落了根,沒入茫茫雪中。
和她約好了,11月20日,就在那棵柳樹下相見。
那天,我在哪兒等了好久,偶爾聽到鳥兒唧唧喳喳議論的聲音,綠樹縷縷枝條里,一直沒有閃出紅光,朋友勸我說等不來就別等了,夢中的人怎么會走出來呢?我笑了,難道你夢到爸爸媽媽你就不可能有爸爸媽媽嗎?
11月21日,11月22日,11月23日……她始終沒來,但是,我知道,柳樹墩上那三朵艷麗的花是她放的,金黃的邊,粉紅的芯,枝葉郁郁蔥蔥。
又一次來到那柳樹墩上,蟲名此起彼伏,鳥叫嘰哩嘰哩,樹墩上,的的確確,放著一根紅絲帶。她在哪兒?她在哪兒?我我握著紅絲帶,尋找著。此時(shí),只有一聲一聲的蟬鳴回應(yīng)著我。一個(gè)人也沒有,紅絲帶隨風(fēng)飄揚(yáng)著,但它的主人已經(jīng)不見了。
又是一陣雨,我插在瓶中的三朵花半上掛上了晶瑩剔透的雨珠,突然,我臉上劃過一絲冰涼的東西。是雨珠嗎?我用手粘了粘,濕漉漉的水,映著三朵花。
我也不知道是為了誰而哭,手中的淚水閃爍著,到底是為了那根紅絲帶,還是為了那棵楊柳呢?
一陣涼爽的風(fēng)撫過三朵帶著露水的艷麗的花,紅絲帶飄揚(yáng)著,飄揚(yáng)著……
這座位于五嶺腳下的村莊,便是我魂?duì)繅艨M的故鄉(xiāng)。
記得十年前我離家南下漂泊時(shí),母親交給我一把楊柳枝,說:“楊柳是最有生命力的樹木之一,無論你折成多細(xì)的枝條,只要插進(jìn)泥土,它就可以長成大樹。沿途插上吧,等你將來回家時(shí)就不會迷路了!
“我怎么會迷路?”我不解。
母親說:“在主觀意識上你可能不會忘記回家的路,但在行為上就很難說了。人在江湖,往往是身不由己的!
母親是小學(xué)教師,我相信她的話,如同在校時(shí)相信老師所言。
于是,我接過那一把柳枝,將它們折成細(xì)細(xì)的枝條,一邊走,一邊插,從屋前穿過田垌,一直到小溪旁。爾后,我像初出巢的小鳥,翅膀一張,便飛離了故鄉(xiāng)。
甫抵他鄉(xiāng),我十分想念母親,想念村莊。想起母親在危房里教書的情景,我不禁落淚。于是,提筆給母親寫信:孩兒要賺一大筆錢,回來改造村小。母親回信說:我兒有志,努力去拼搏吧。若能捐款改造小學(xué),實(shí)乃全村幼兒之大幸。你要有不達(dá)到目的誓不還鄉(xiāng)的決心,不要老是想家,我會照顧好弟弟妹妹的。
后來,我從廣東輾轉(zhuǎn)到福建、浙江、海南,最后又從海南返回到廣東,一轉(zhuǎn)眼就是十年,整整十年!這期間,我最初在流水線上守候,繼而轉(zhuǎn)入商海顛撲。歲月的流逝,環(huán)境的變遷,漸漸消蝕了我的童真,我變得麻木和世故起來。尤其是我在廣東有了自己的小窩以后,終日被利益牽引,忙的不亦樂乎,一切與故鄉(xiāng)有關(guān)的諾言和理想早就被拋到爪洼國去了。只有在夜深人靜之際,才會偶爾想起母親和家,想起村莊、小溪和親手插下的柳枝。同時(shí),才醒悟到母親那天所說的話。
是的,在市場經(jīng)濟(jì)浪潮中,一個(gè)人在主觀意識上可能不會忘記回家的路,但在行為上是很容易迷惘和邁錯(cuò)步伐的。
家,就是故鄉(xiāng),就是我們每個(gè)人最純潔品格的發(fā)源地。所以,當(dāng)我們在人生旅途上拚搏的時(shí)候,應(yīng)該經(jīng);厥淄煌;仡櫳砗螅覀兙筒粫浌释,就不會背叛自己的良知;回顧身后,我們透過鈔票的嘩嘩嘩聲,還能聽到絲絲縷縷不絕不滅的鄉(xiāng)音。
在他鄉(xiāng)的日子,我經(jīng)常夢見母親在村口將我等候。那一棵棵楊柳,就是母親等候的身影。鄉(xiāng)戀如柳,從游子的眼睛蜿蜒到心底。
春暖花開,萬物復(fù)蘇,鶯飛草長,美妙絕倫。當(dāng)你在觀賞這
美麗的畫面時(shí),你一定會看到那充滿無窮魅力的楊柳吧。對
了,楊柳——我的最愛。
楊柳,你是那飄逸著烏黑亮發(fā)的少女,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下,展
示著輕盈秀發(fā),一絲絲,一簌簌,暖暖地?fù)崦^往的行人。
楊柳,你又是那春天可愛的精靈,瞧!那枝頭的小嫩芽探出腦
袋,向外張望,有種按捺不住的喜悅。楊柳,你又是柔情萬千
的母親,“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你用最恬靜的心愛撫我們,讓
我們頃刻間溫暖萬分。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倍嗝赖
詩,讓人魂?duì)繅衾@,又讓人傷心感懷。這里有多少離愁別緒在
楊柳的風(fēng)姿中彌漫?我經(jīng)常在楊柳間漫步,任思緒在風(fēng)中搖
曳。
楊柳是春天的亮點(diǎn),為綿綿的春天增添了色彩,楊柳的情意
無限,這正如古人所說的詩句“渭城朝雨?徘岢荊?蛻崆嗲嗔
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我不禁輕輕地吟
誦開來……
假如我現(xiàn)在要贊美一種植物,我仍是要贊美楊柳。但這與前緣無關(guān),只是我這幾天的所感,一時(shí)興到,隨便談?wù),不會像信仰宗教或崇拜主義似的畢生皈歸它。為的是昨天的天氣佳,埋頭寫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邊的長椅子上去坐一會?匆姾叺臈盍鴺渖,好像掛著幾萬串嫩綠的珠子,在溫暖的春風(fēng)中飄來飄去,飄出許多變度微微的s線來,覺得這一種植物實(shí)在美麗可愛,非贊它一下不可。
聽人說,這植物是最賤的。剪一根枝條插在地上,它也會活起來后來變成一株大楊柳樹。它不需要高貴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陽光、泥土和水,便會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強(qiáng)健而美麗。牡丹要吃豬肚腸,葡萄要吃肉湯,許多花木要吃豆餅,楊柳樹不要吃人的東西,因此人們說它是“賤”的。大概“貴”是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貴”。吃得很多很好而沒有用處,只供觀賞的,似乎更貴。例如,牡丹比葡萄貴,是為了牡丹吃了豬肚腸一無是處,而葡萄吃了肉湯的結(jié)果的緣故。楊柳不要吃人的東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賤”的。
我贊楊柳美麗,但其美與牡丹不同,與別的其他一切花林都不同。楊柳的主要的美點(diǎn),是其下垂;敬蠖际窍蛏习l(fā)展,紅杏能長到“出墻”,古木能長到“參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見枝葉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記了下面的根,覺得可惡!你們是靠它養(yǎng)活的,怎么只管貪圖自己的光榮,而決不回顧處在泥土中的根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經(jīng)被斫,而上面的花葉還是欣欣向榮,在那里作最后一刻威福,真實(shí)可惡而又可憐!楊柳沒有這般可惡而又可憐的樣子;它不是不會向上生長。它長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長得高,越垂得低,千萬條陌頭細(xì)柳,條條不忘記根本,常常附著顧著下面,時(shí)時(shí)借著春風(fēng)之力而向著泥土中的根本,或者和它親吻。好像一群活潑的孩子環(huán)繞著他們的慈母而游戲,而時(shí)時(shí)依傍在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撲進(jìn)慈母的懷里去,使人見了覺得非?蓯。楊柳樹也有高過墻頭的,但我不嫌它高,為了它高而能下,為了它高而不忘本。
自上以來,詩文常以楊柳為春的一種主要題材,寫春景曰“萬樹垂楊”,寫春色曰“陌頭楊柳”,或竟稱春天為“柳條春”。我心為這并非僅為楊柳當(dāng)春抽條的緣故,實(shí)因其樹的一種特殊的姿態(tài),與和平美麗的春光十分調(diào)和的緣故。這種特殊的姿態(tài)便是“下垂”,不然,當(dāng)春發(fā)芽的樹木不知凡幾,何以專讓柳條做春的主人呢?只為別的樹木都憑仗春的力量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記自己的根本。其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楊。
這是我昨天看了西湖邊上的楊柳而一時(shí)興起的感想。但我所贊美的不僅是西湖邊上的楊柳。在這幾天的春光之下,鄉(xiāng)村到處的楊柳都有這般可贊美的姿態(tài)。西湖似乎高貴了,反而不適天栽植這種“賤”的垂楊呢。
因這我的畫中多柳樹,就有人說我喜歡楊柳樹。因?yàn)橛腥苏f我喜歡楊柳樹,我似乎覺得自己真與楊柳有緣。但我也曾問心,為什么喜歡楊柳樹?到底與楊柳樹有什么緣?其答案不可得。原來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馬湖上,看見人們在湖邊種柳,我向他們討了一小株,種在寓屋的角里。因此給這屋取名為“小楊柳屋“,因此常取見慣的楊柳為畫材,因此就有人說我喜歡楊柳,因此我覺得與楊柳有緣。假如有人在湖邊種荊棘,也許我會給小屋取名為“小荊棘屋”,而專畫荊棘,成為與荊棘有緣,亦未可知。天下事往往如此。
但假如我存心要和楊柳結(jié)緣,就不說上面的話,而可以附會種種理由上去;蛘哒f我愛它是陶淵明宅邊所種的;蛘哌可援引“客舍青青”的詩,“樹猶如此”的話,以及“王恭之貌”,“張緒之神”等種種古典來,作為自己愛柳的理由。即使要找三百個(gè)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往往如此。
也許我曾經(jīng)對人說過“我愛楊柳”的話。但這話是隨便的,是空洞的。仿佛我偶然買一雙黑襪穿在腳上,有人問我“為什么穿黑襪”時(shí),就對他說“我喜歡穿黑襪”一樣。實(shí)際上,我向來對于花木無所愛好;即有之,亦無所執(zhí)著。這是因?yàn)槲疑L在窮鄉(xiāng),只見桑麻、黍、煙片、棉花、小麥、大豆,不曾親近過萬花如繡的園林。只在幾本舊書里看見過“紫薇”、“紅杏”、“芍藥”、“牡丹”等美麗的名稱,但難得親近這等名稱所有者。并非完全未見過,只因見時(shí)它們往往使我失望,不相信這便是曾對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書出句的紅杏,曾傍美人醉臥的芍藥,或者象征寶貴的牡丹。我覺得它們也是植物中的幾種,不過少見而名貴一些,實(shí)在也沒有什么特別可愛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詩詞中那樣受人稱贊,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據(jù)那樣高尚的地位。因此我似覺詩詞中所贊的名花是另外一種,不是我現(xiàn)在所看見的這種植物。也曾偶游富麗的花園,但終于不曾見過十足的配稱“萬花如繡”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