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作文:身邊的藝術(shù)
羅丹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了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在生活中,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美的事物,只是人們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
我們廣州的新地標(biāo)——“廣州塔”,它從正在建造至建成,一直以是多么的引人注目!它一直在受人們的關(guān)注!皬V州塔”又被人們稱為“小蠻腰”,因為它分為上、中、下,上部和下部都比較粗,中間的那個部分就顯得比上、下部分細,所以才會被稱為“小蠻腰”!皬V州塔”的外面被大大小小的鋼管圍著,這些白色的鋼管旋轉(zhuǎn)而上,看起來就像一位苗條的少女在扭腰。在陽光的照耀下,“廣州塔”變得那么的潔白和美麗。
在晚上,“廣州塔”散發(fā)著彩色的光芒,紅、橙、黃、青、藍、紫,輪流的在“廣州塔”中煥發(fā)出來。我從遠處望去,“廣州塔”就像一根會發(fā)出彩色光芒的魔術(shù)棒,從近處看,它又像齊天大圣孫悟空的“如意金筘棒”。“廣州塔”煥發(fā)出的光芒,把整個廣州的天空都染成彩色的,已經(jīng)成為我們身邊美麗無比的藝術(shù)。
生活中的很多藝術(shù)。只要我們仔細的去發(fā)現(xiàn)和探索,美麗的景色就會呈現(xiàn)在你眼前。
生活中處處有藝術(shù),比如音樂、舞蹈、剪紙、手工編織等。藝術(shù)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他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畫,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藝品。
我也可以創(chuàng)造藝術(shù)。星期天,我的媽媽帶我去姥姥家玩,吃完午飯,作業(yè)寫完了。閑的無聊便拿起一本做手工的書來看?匆娏恕澳嗨堋蹦X子里一下子就有了靈感——做泥人。
我開開心心的跑到院子里拿了一杯水,導(dǎo)入泥潭,心靈手巧的我左一捏、又一捏,一個泥五角星做好了,我不敢有一絲毫的馬虎,小心翼翼的托起五角星放在涼臺上晾干,心想這一個也太小了。于是,我把爸爸以前教我畫的七個小矮人給像模像樣的捏出來了。也放在涼臺上晾干。我站在一旁得意洋洋的欣賞著我親手做出來的泥人。
回到家,看到媽媽買了一個“百財歸來”的藝術(shù)品,這個名字可有意思啦!它的樣子是:一個烏龜背上有一顆晶瑩綠色的大白菜,特別特別的精美。用手觸摸它時他會變的更加綠,并且還會發(fā)出音樂“我是一顆大白菜,會給你們帶來平安和財富”。
我們身邊處處有藝術(shù),只要你微微一動手,藝術(shù)就創(chuàng)造出來了,美妙的樂曲,令人回味無窮;杰出的畫作,讓人百看不厭,我喜歡我的泥塑,我更喜歡身邊的藝術(shù)。
我相信你們都看過3d電影吧!那3d藝術(shù)畫呢?今天,就隨著我去欣賞一下。吃過早飯,我們一行人步行至公交站,浩浩蕩蕩地向目的地出發(fā)。
剛進展館,映入眼簾的是“劈叉模型”,媽媽讓我走到后面站好位拍照,只聽“咔嚓”一聲。我應(yīng)聲跑向媽媽看照片,!好神奇,并沒有劈叉的我,在照片時劈得那么直。這吸引了我,于是又找到一幅圖案拍起照片,模仿著圖案上的動作,照片拍出后栩栩如生。特有趣的是,往前走,看到了分開擺放的椅子,我很好奇迫不及待地跑去看了看說明,選好最佳拍攝位,媽媽請工作人員幫忙拍照,我們來到指定位置上,隔空做出握手的動作,拍好了拿回手機一看,哈哈,我變成了“巨人”,媽媽變成了“小矮人”。
拍了一張又一張,原來不敢做動作的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大方地做出各種生動、有趣、搞笑的動作,拍下了名偵探柯南中的死人,鯊魚口脫險,和毛主席、奧巴馬握手……
啊!現(xiàn)在的科技真是越來越發(fā)達了,這些照片出來的效果仿佛就是身臨其境的感覺
今天,我和媽媽去靜安雕塑公園。靜安雕塑公園是上海市中心唯一的一個專類雕塑公園,具有生態(tài)、藝術(shù)、文化等功能的城市公共公園。
里面有各式各樣的雕塑:有遙望遠方的稻草人,有臥在草地上的牛,還有站在五顏六色的蘋果上的烏鴉……而且,他們還有自己的名字呢!比如說:《男孩與!、《人間舞臺》、《天地樂源》等等。
其中,令我最感興趣的是一座名叫《城市狐貍》的雕塑。那個雕塑是由一個用無數(shù)秸稈編織而成的狐貍坐在一個集裝箱上,它的眼神給人一種不同尋常的感覺。通過網(wǎng)上詳細的介紹,我知道了藝術(shù)家想表達的意思:城市狐貍已經(jīng)遠離它們農(nóng)村的兄弟姐妹,成為英國城市常見的動物。藝術(shù)家把它做得很大,是希望它被注意到,并且給人們帶來一種野性的、不同尋常的感覺。它的眼神很感傷,因為在城市里生活是很辛苦的。
看遍了整個靜安雕塑公園,我也累得不行了,不過,我還是很開心能來靜安雕塑公園,因為我經(jīng)歷了一場視覺的非凡體驗。希望下一次會有新的雕塑來靜安雕塑公園,讓我再好好欣賞欣賞!
中國糖畫,就是以糖液作畫,即可觀賞,又可食用,深受人們喜愛。
糖畫雖屬民間藝術(shù),卻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jù)說,它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五百年歷史。
糖畫,民間俗稱“倒糖影兒”。它是將麥芽糖熬平后再溶化開,用湯勺盛上溶液,在石板上畫出多種多樣的圖案,如:龍、鳳、鳥等。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去兒童公園玩,我們剛到步行街,就看見路邊有賣糖畫的老爺爺。我趕緊跑了過去,老爺爺看我過來了,就讓我轉(zhuǎn)轉(zhuǎn)盤,我就使勁地轉(zhuǎn)了一下,心里想著“龍,龍,龍”。嗨!真可惜,我只轉(zhuǎn)了一只兔子。只見老爺爺用勺子把棕色的糖漿舀起,在白白的石板上作畫,不一會,一直可愛的兔子就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我輕輕地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很脆,很甜。雖然有點粘牙,但是我還是很喜歡吃。
糖畫不僅好吃,而且好看,糖畫是我最喜歡的民間藝術(sh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