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游故事隨筆:古龍河漂流
古龍山是位于靖西縣城東南十多里的一個風(fēng)景區(qū),因為該山峽谷中的一條河適合漂流而著名。因為該山叫古龍山,所以該河也不妨叫古龍河。
今年七月下旬的一個星期天下午,我們一行數(shù)人集體游覽了通靈大峽谷后,又來到古龍河進行漂流活動。所謂漂流,就是乘著竹筏,木排或者橡皮艇等順著水流而下,是一種驚險而富有刺激性的水上活動。我以前沒有搞過漂流,所以這項活動對于我來說是十分新奇的。但有幾個校友搞過,他們顯得很有經(jīng)驗,反復(fù)交代我們不要帶貴重物品和相機等。尤其是劉軍學(xué)長,說起漂流勁頭十足,要我們準(zhǔn)備好水槍和水瓢,說到時十分有用,他的臉上還泛著一股神秘的笑容。
我們在入口處集體買了門票后,等了約半個小時才等到兩個回來的船工。于是,我們一行數(shù)人沿著林蔭小道步行至游客漂流等候區(qū)。在等候區(qū)的小棚子里,我們系好藍(lán)色救生衣,買了幾把水槍、幾只水瓢等,就分四對上了四艘橡皮艇。
古龍河寬約兩到三米,水流平緩而急速,河中清澈見底,卵石歷歷可數(shù),十分適合漂流。我們坐上橡皮艇后,四艘橡皮艇就像離弦之箭駛向下游,一轉(zhuǎn)眼就前進了五六米。幾分鐘后,在一小水灣處,第一二艘橡皮艇減慢了速度,第三四艘橡皮艇也隨后到達(dá)。就在這時,水仗發(fā)生了。坐在第一艘橡皮艇上的劉軍、第二艘橡皮艇上的蔣等,一改往常的溫文爾雅,像預(yù)先約好了似的,用水槍、水瓢等工具一起向坐在后面兩艘橡皮艇上的人們潑起水來。恰如在半空中突然下起了一場大雨,我們坐在后面兩艘橡皮艇上的人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個個都被淋成了落湯雞。盡管我們受到攻擊之后意識到要發(fā)起反擊,但他們先發(fā)制人,且潑完水后立即開艇前行,我們只好望洋興嘆了。我這才明白劉學(xué)長所說的水槍和水瓢的作用,原來是用來打水仗的。看到我們?nèi)肀涣軡窈笫Щ曷淦堑臉幼,劉軍和蔣等在前面一陣陣哈哈大笑。我們便暗暗攢足了勁,等下他們停下來時,我們也要狠狠地潑他們一把。又過了幾分鐘,幾艘橡皮艇都駛到了一處水流寬闊而平靜的河灣。還沒等劉軍他們前面的兩艘橡皮艇停穩(wěn),我們坐在后面兩艘橡皮艇上的人們就用水槍、水瓢等工具向他們使勁地潑水。這次是倒過來了,他們被我們打敗了?粗麄?nèi)肀涣軡竦穆淦巧駪B(tài),我們也有些好笑。我想:這可是他們自找的呀!誰叫他們先潑我們呢?不過我轉(zhuǎn)念又一想,這漂流要是少了打水仗,不知要失去多少樂趣呢?是的,正是在打水仗的游戲中,我們這些大人又回到童少年時的純真。
后來我們又打了兩次水仗,但都沒有前兩次那么激烈了,而且相互之間約好要和平相處。水仗停息下來后,我們才有機會和心境觀察四周的山野。我發(fā)現(xiàn)河道兩邊的環(huán)境相當(dāng)幽靜,沒有住戶,也沒有鳥聲。下午的太陽靜靜地照在這片峽谷之上,峽谷兩岸到處是壁立的高峰且連綿不斷,叢生的灌木、竹林等密密麻麻地覆蓋在兩側(cè)的山坡上,抬頭只看見上空的一線藍(lán)天。山靜如太古,日長似小年。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個世外桃源。看著兩岸的青山和江中漂流的皮筏,我情不自禁地吟起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的主人公唱過的那首老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雄鷹展翅飛,哪怕風(fēng)雨驟。革命重?fù)?dān)挑肩上,黨的教導(dǎo)記心頭……紅星閃閃亮,照我去戰(zhàn)斗。……砸碎萬惡的舊世界,萬里江山披錦繡……這雖然是一首革命歌曲,但漂流的感受何嘗不是如此呢?主人公獻身革命的情懷,也很使人感動呢。在漂流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過幾次險情,如皮筏撞到了硬石上,人差點掉進水里等。如果沒有高度的智慧和堅強的意志,我們也不可能順利地完成這次漂流。所以,革命者的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
就在我吟歌和思索的當(dāng)兒,橡皮艇駛?cè)肓艘惶幍叵掳岛。暗河上的石壁高約一二米,可以允許人和皮筏通過。暗河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也聽不見水流聲。我們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船工只好打開隨身攜帶的儲電瓶來照明。在儲電瓶的光柱下,我看到石洞里怪石嶙峋,數(shù)百只蝙蝠在洞壁下飛來飛去,幾只不知躲藏在哪里的小蟲唧唧地叫著,確實使人感到有些恐怖。這段暗河長約二三十米。幾分鐘后,我們的橡皮艇終于駛出了這段暗河。
駛出暗河后又駛了一段水路,我們棄艇登岸。船工要我們沿河邊石梯步行至下游約二三百米遠(yuǎn)的一處叫水簾洞的地方,到那里后再繼續(xù)漂流。我們一行數(shù)人上岸后,發(fā)現(xiàn)峽谷兩邊懸崖聳立,怪石突兀,小河卻突然不見,可能隱入了地下暗河。沿著生滿了青苔的石梯步行約十分鐘,我們終于到達(dá)水簾洞。這水簾洞的得名可能來自于《西游記》。我看到洞里有一掛瀑布垂直而下,白花花的水流落到地面后還反擊了好幾米遠(yuǎn)。在水簾洞,河流又出現(xiàn)了,原來這也是一條地下暗河。
在水簾洞入口,我們又登上了橡皮艇。據(jù)說,這是我們此次漂流的最后一段行程。不過,此洞與第一段暗河又有些不一樣。它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瀑布和水柱多。洞里同樣漆黑一團,需要用儲電瓶照明。在儲電瓶雪白的光柱下,我看到洞壁頂端有一處一股約碗口大的瀑布。嘩嘩的水流落入暗河中,發(fā)出很大的聲響。我們只好繞道而行。在另一處洞壁上的石縫里,突然向外射出一股急促的水流,呈拋物線形狀落入河中。船工給我們介紹說,那是童子撒尿。我找不出其它更恰切的比喻,但我覺得用童子撒尿形容那股水流確實形象極了。此洞約長百米左右,我們在里面穿行了好幾分鐘才出來,從而也宣告了我們這段充滿奇險和樂趣的漂流行程的結(jié)束。
本文作者: 盧曉霞(微信公眾號:草根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