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游記作文(優(yōu)秀)
從岳麓山下來,在去長沙最繁華的五一路途中經(jīng)過湘江,可以看到橘子洲,它在湘江之中,四面環(huán)水,形如長帶。我們的旅游巴從大橋中央沿一段引橋而下,下橋后一踏入小島即可觀賞到湘江兩岸的風景。橘子洲其實是一個江心小島,東覽長沙繁華都市,西望岳麓山層巒聳翠,四面環(huán)水,綿延十里,寬約100多米,形狀是一個長島,由于毛澤東曾在這里留下了“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的名句而被世人所知,經(jīng)過長沙市政府的維護建設,現(xiàn)在已經(jīng)建成了橘子洲公園。
橘子洲是開放的公園,據(jù)說是去年才對游客免費開放,雖然不收門票,但要步行五公里的公園到橘子洲頭要走很長時間,公園內(nèi)也可乘電瓶車游覽,每人20元,購票上車,車上還有自動導游播報系統(tǒng),行至每處景點自動介紹該景點的背景歷史,游覽車票往返共可使用四次,因為游客可以在任何景點下車,也可隨手招停游覽車,所以對車票的乘坐次數(shù)做了限制。
據(jù)導游介紹說:這里的梅、桃、橘、桂、竹五大園,每個園就是一種名花植物。春天的桃花,夏天的橘花,秋天的桂花,冬天的梅花,四季常青的竹林,一年中的任何季節(jié)來到這里,都會讓你置身于鮮花和綠色之中!
還是因時間關系,我們選擇了乘電瓶車游覽,這個時候冬去春來,已是陽春三月,仍隱約可見紅、粉紅、白的梅花綻放,但淺紅色的桃花已掛滿樹枝,同在這公園內(nèi),集梅與桃交相輝映的情景還真的是很少見到。
車馬觀花,公園里最多的就是草地,回環(huán)往復的小徑將草地分隔成一塊塊的;堤岸圍砌石欄,江邊楊柳依依,嫩綠低垂,隨風飄拂。春日的橘子洲處處綠樹成蔭,盡顯春日的美麗,已成為人們休閑的好去處。
在慢駛的電瓶車中,我想如有時間,可以在這里閑庭散步、觀花賞景,是一種很美的享受,再找張長靠椅坐下,讓陽光灑在身上,微風拂在臉上,濤聲鉆進耳朵……,真是心曠神怡無比愜意!
駛過翠綠的草地,駛過清澈的水塘,駛過高大的樹林,終于走到了傳說中的橘子洲頭。兩年前,當?shù)卣ň拶Y在這里建造了一座世界最大的毛澤東雕像,使這個湘江中的小島又多了幾分厚重。
從視覺觀感看,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像高大而逼真,微垂的眼神和微抿著著嘴角仿佛都在顯示著他對國家存亡的關心和擔憂。藝術雕塑與美國的總統(tǒng)山有些類似,都是在山體上做巨大的頭像。橘子洲頭沒有現(xiàn)成的山體,而是要造一座山,設計單位將這座山設計成既是雕像基座,又是陳列館的鋼筋混凝土建筑,一舉兩得,這是一個完美的創(chuàng)意。
經(jīng)過雕像,往前走是望江亭,望江亭前就是橘子洲頭的盡頭了。站在護欄前,望著此時的湘江,我想起了那首《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925年青年毛澤東就在這里從滿山紅葉和浩浩湘江中看到了自然的變幻和萬物的生息,提出了“誰主沉浮﹖”這個根本性的問題,二十年后他以另一首《沁園春·雪》作了回答“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想當年,主席曾佇立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看百舸爭流,豪情萬丈。而橘子洲在我的眼中,只是靜靜的,綠綠的。或許,等到金秋時節(jié),霜葉紅花,桔果金黃時,這里將是一片熱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