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我言
江流滾滾,逝者如斯。我攜一本《論語》溯流而上,來向那位萬世景仰的圣賢求經(jīng)解惑。
“先生!蔽耶吂М吘吹叵蛳﹃栂碌睦先诵辛艘粋禮。
“小友,不必客氣!彼吞@地說,“你尋我有什么事嗎?”
“學生想問先生的理想是什么?”自覺問題唐突,我不禁有些惶恐。
他卻微微一笑,很溫和地說:“曾經(jīng),我的弟子曾點對我說他渴慕‘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閑適生活,我想我也寄情于此吧!”
“我多想擁有這樣的閑適啊。”我無奈地嘆了口氣,“可是,我面臨的競爭太激烈!
“呵呵,小友,你錯了!崩先溯p輕地笑道,“我雖有此遐想,但也是奔忙一生而理想成空啊!
我翻看《論語》,確如所言,先生生平壯志,多有不遂:欲以道德立言,卻逢周禮崩壞;匡以儒學救世,卻無當權(quán)采納;棲惶無奈,顛沛流離,自嘲如喪家之犬……
“連先生都說壯志難酬,那您和常人有什么區(qū)別呢?”
“我本是常人!”老者語氣中有了一些落寞,“萬世師表只是后人加在我身上的標簽。說孔子是圣人,讓一部《論語》承載了太多的微言大義。殊不知有生之年我只是努力去踐行了一個君子的言行!
我略顯詫異地目視老人,默默中,老者漸漸消失于斜陽中。
我慢慢咀嚼著他的話,也慢慢梳理我的思緒:當理想和現(xiàn)實的距離不可彌合時,讀孔子,讀一個有血有肉的真人,學他把追求理想的執(zhí)著和憧憬夢想的安閑合二為一。在紛繁的紅塵里,在緊張的競爭中,讀孔子,讀一桿生命的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