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夢想作文
十六年前的春,它告訴我,我?guī)Ыo全家人希望與幸福那年,我誕生了;三年前的春,它告訴我什么是離別與珍惜,那年我小學畢業(yè)了;去年的春,它告訴我,什么叫合作精神與舞臺,那年我們班攜手演出了歐•亨利的著作《最后的藤葉》,我們創(chuàng)造性地將它改編為音樂劇……
聽說過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位老爺爺患上了胃癌,老奶奶固然難過?蓛衫弦廊换ハ喾龀,走向生命的終點。兩老互相攙扶著,偎依在湖邊看日出,可老爺爺沒有留意湖邊的嘻水鴛鴦,也沒有注視將要誕生一輪新日的海平面,而是將視線定格在茵茵的綠草地上,一切春意盎然,換上新裝,還不時順應春風的挑逗,手舞足蹈起來。老爺爺笑著說:“明年春天,還是這樣嗎?”老奶奶回答:“等唄!”于是,他們一同守望著明年、后年的春天。
這個故事勾起我的思緒,觸動我的心弦:春天又要告訴我什么?等吧……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古人也會嘆息生命的逝去,卻有人愿意舍棄春天?
三毛,我愛過,也恨過。我愛她的平和,愛她的經歷,愛她的道理,愛她的浪漫主義。我恨她,恨她在那一年里,任憑自己的死訊帶走春天里所有生機勃勃的角落,將沉哀散落在空氣中,夾雜著紛紛的春雨……她不是教人“享受自我的生命”嗎?
張國榮,也選擇在去年春天,這個最好的季節(jié)里,踏上尋找“解脫”的道路,一去不返……留下“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給可愛的春天。可他的歌永遠在香港富饒的大地上,永遠灑在香港人迷茫的心中……
春天,我守望了你這么久,您告訴我的是什么?“呼…”一陣春風拂過,我聽見了!春,永遠給人永不停息的生命話題,老人、三毛、張國榮的生命不都在延續(xù)嗎?我又長大了。每年守望著春天,聆聽著它給我講人生道理。窗外敲打著的是誰?春天!它又來告訴我……
后記:有人說:離開不是厭倦,而是留戀。這是什么?我又在守望哪個春天總會來告訴我答案的!
101)守望麥田
電話響起。
“喂,回來不?今年的麥田又黃了,漂亮著呢!回來看看吧。你也好久沒回來了……”
我放下了電話,想起了家鄉(xiāng)的那片橙黃的麥田,那個已遠逝了的背影。
小時候,經;乩霞。每每回去,太婆就會牽起我的小手,走過鄉(xiāng)間的小路,走向麥田。
年幼的我坐在田埂上,聽著太婆講那對于我來說很遙遠的故事,無知的我聽著,在一陣陣涼爽的秋風中,聽著聽著就睡了……
媽媽告訴我,太婆是何等堅強:丈夫死后,自己一個人背起了全家生計,挑肥,種田,一個女人在歲月中艱辛的摸索著,硬是將兒子供上了大學。那個年代,讀書是有錢人家的事,可太婆卻以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堅強打破了傳統。
我在慢慢了解太婆后,才知道麥田對她的意義。原來那片麥田曾經揮灑過太婆的汗水,麥田中留下過一個嬌小,駝背的背影。
最后一次回老家陪太婆,太婆已經走不動了,可她仍堅持要去麥田看一看,大家便將太婆抱到了輪椅上,我輕輕地推著輪椅,走過那早已被水泥代替了的小路,來到了那片橙黃的麥田。那次,太婆一句話也沒說,只是靜靜地望著麥田,專心極了,眼中竟充滿了不舍念,好像一位母親要送兒子遠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