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叟絮語隨筆(二十三):大海的奇觀
我年輕的時候,當過林業(yè)工人,愛讀書,生活在完達山的深山里,那個林區(qū)小鎮(zhèn)叫東方紅。那個時候的東方紅小鎮(zhèn),可不像現(xiàn)在這樣美麗,那個時候的東方紅小鎮(zhèn),的確比較荒涼呢。好在,東方紅林業(yè)局有個藏書頗豐的圖書館,那里就是我的最愛。我在那里不但讀了一些好書,還找到了真愛,那個圖書館里有位美麗的姑娘,后來,成了我的夫人,也算是不大不小的浪漫故事吧。
那個圖書館藏了不少的好書,雨果,普希金,巴爾扎克,高爾基,大仲馬,莫泊桑,左拉......這些大作家的不少著名作品,我大都是在那個時候拜讀的。
那時候,不知道為什么,我特別的喜歡讀普希金,還曾買過一部《普希金文集》,精裝,價格不菲?上,文化大革命的焚書高潮時,為自保,燒掉了。燒書?為自保?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大概不能理解了,而那,的確是真的。我最喜歡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和《致大海》,至今還能背誦其中的不少名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zhèn)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再見吧,自由奔放的大海,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滾著蔚藍色的波浪,和閃耀著嬌美的容光......"
還有雨果,他的那句非常著名的詩一樣的名言,我這一生都不會忘記的:“大地是寬闊的,比大地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胸。”
當然,還有高爾基,他的《海燕》:“在蒼茫的大海上,風聚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
就是這些作品,在我的年輕的心底里,種下了大海情結,我夢想著,有一天,我能夠親近大海,去親味這些詩人們的情懷。
我真的沒有想到,我的這個夢,在我古稀之年竟然實現(xiàn)了。我在山東威海的乳山濱海新區(qū)買了一間小屋,雖簡而陋,然而,足夠為我遮風避雨,足夠為我提供親近大海的條件了。所以,每年的夏天,我和老伴就在這里度夏,在大海邊,幾乎每天都可以去親近大海。
大海,的確充滿著魅力,我愛大海。
愛他的寬廣的心胸,他幾乎無所不能包容。全世界的大江大河,除去極少數(shù)的內(nèi)陸河之外,無不流向大海。泛濫的洪水,猛烈的暴雨,最后的歸宿,也是大海?墒牵銋s看不見大海浩瀚的海水受到絲毫的影響,他照樣的潮漲潮落,從容而不迫。這么多的幾乎是無法計量的大水,大海都把他貯存于何處了呢?干旱與洪澇,對于大海來說,總是那樣的無動于衷,他為什么就可以有那么大的包容?他為什么就能夠不受影響呢?
大海的從容是讓我吃驚的。潮漲潮落,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亙古不變。波濤總是那樣,不緊不慢,不急不躁,拍打著山巖,沖滌著沙灘。你會覺得他很寂寞嗎?連劉禹錫都有“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詩句呢。然而,我以為,他并不寂寞,他好像是在講述著歷史滄桑的瞬息與永恒的故事。他也有憤怒,也有暴躁,但是,更多的是亙古不變的從容。
我喜歡在海邊漫步,靜靜的聆聽大海的濤聲。時而宏大,時而細語;時而由遠而近的轟鳴,時而由近而遠的低沉。大海,好像在與我傾訴。我想大聲呼喊:大海,我愛你!可是,還沒出口,就被海風吹散在濤聲里了。他好像并不需要你的表白。
滿月的夜,在海邊漫步,更是別一樣的情趣。海上的明月,并不是那樣的明亮,而是別樣的朦朧。而這朦朧的月亮,寂靜的夜色,深邃的濤聲,好像是最好的心靈洗滌劑,一切的虛名,一切的榮辱,都在這濤聲里飄散,被海風蕩滌得無影無蹤。那種空靈的美,我不知道是不是古人追求的仙境?
大海的奇觀是說不盡的。不要試圖用什么科學來解釋,大海的博大心胸,大海的亙古從容,是無法用科學解答的。大海不需要解釋,大海只需要認同與愛。
不要企圖窮盡大海的奇觀,他太博大了,只要攫取其中的萬萬分之一,就足夠你受用了。
我愛大海,不需要面對大海吶喊,只需要默默的藏在心底。
本文作者:樂水(公眾號:樂水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