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感懷作文
下雨了,是秋雨,雨水洗去了樹葉上積淀的灰塵,濕漉漉的綠色更加清新,此刻的情緒也是清新如雨,因為下雨的日子,自有一番悠閑自在,能夠什么也不做,只認(rèn)思緒漫無飄渺地游蕩。吹來一陣風(fēng),我不覺的攏了攏外套,看著窗外撐傘的行人,突然間想到了一個人。
外公外婆住在城郊的一個老工廠。工廠很老,走進去,撲面而來的是上世紀(jì)八十年代的氣息。清一色的紅磚黛瓦平房,高聳的老樹,以及和老樹比肩的煙囪,僅管黑煙已再不會從它嘴里噴出,它依舊是方圓百里最高的建筑物。布告欄的傳單疊了一層又一層,路邊的落葉積了一堆又一堆,昔日熱鬧非凡的大禮堂,如今也蕭條不堪成了危房。那里的人也很老。居住在那的人多半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他們會認(rèn)為共享單車是私人的,會為了一兩塊錢吵得雞飛狗跳,會在飯后強聒不舍。他們的東西也很老,往往一雙鞋,鞋面爛了補鞋面,鞋底穿了粘鞋底,就是舍不得扔;一個高壓鍋都用了十幾年還不肯換新的。家家戶戶都有需要修理的東西,于是就有了這樣一個人出現(xiàn)在了他們的生活里。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暫且稱他為修理人吧。他個子不高,也有六十多歲了,無論刮風(fēng)下雨,每周四他都會騎著他的三輪車出現(xiàn)在廠門口大家說閑話的大樹下。他會修理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不管是你的電風(fēng)扇壞了,還是衣服拉鏈卡住了,他都能修,而且價格便宜,比其它地方通常要少幾塊錢。外公告訴我,他已經(jīng)這樣將近二十年了。
我雖是女孩,卻是男孩性格,做事粗手粗腳,特別是雨傘到我手里,沒用一兩次就壞了,因此外公便隔三差五地拿去修,時間長了,修理人也覺得奇怪,便問外公是他修得不好嗎?外公只好道出家中有如此之“奇人”。從那以后,他修我的傘,再沒要過錢。
二十年,風(fēng)雨無阻,每周四,如約而至,他來的原因,我想大概不是金錢了,應(yīng)該是習(xí)慣,抑或有一種信念在支撐。他可能一天連五十元都賺不了,還要帶一份中餐,有時甚至一天什么東西都沒修理,只是閑坐一天,聽著老伙計們的閑聊,有一茬沒一茬地接一句嘴。但如若他不來,老人們的東西沒人修,只能扔掉,也許他們并不是舍不得那些東西,只是放不下上面承載的記憶,而那位修理人用一個人的堅守,方便著老工廠里的幾百號人。
我們每個人對世界而言,都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那是否就意味著這個人是平凡的?其實不然,一個人的平凡偉大與否在于他給其他人帶來的幫助,如同修理人一般。
任何平凡,亦可偉大。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在偉大的背后,往往是由平凡組成的。創(chuàng)造新陸地的,不是那滾滾波浪,而是它底下細小的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