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我心中的桃花源1000字
我心中的桃花源作文【一】
多想尋找一塊屬于自己的凈土,播下一粒種子,等待著那片小小的卻充滿寧靜的樹蔭……
——題記
金色的秋日,就在那陰云朵朵,漫天大霧的迎接下毫無征兆的落腳了,沒帶來豐收的喜訊,卻帶來了蕭瑟的寒風,清冷而沉悶。每當我走在街上,抬頭望著那昏昏沉沉的天空,心情便低落的一如那郁郁的天色。
清冷而沉悶。每當我走在街上,抬頭望著那昏昏沉沉的天空,心情便低落的一如那郁郁的天色。
我生在繁華似錦的都市,盡享豐富多彩的同時,卻免不了體會鋼筋叢林的冷漠與喧囂。一次次,從書中讀到那田野、天空、海水、沙灘時,我的心便飛向了遙遠的地方,飛向了我心中的桃花源。
我心中的桃花源,正沉睡在某一座并不豪華奢靡,但卻樸素平凡的老城里。洋洋灑灑,漫天飛舞的雪為這座城市平添了一份優(yōu)雅,屋檐下,有滴滴答答的水珠,房頂上,有繽紛輕柔的雪花。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片圣潔的氣息下。古舊的街巷,靜謐而美麗,偶爾有幾個孩子們追打嬉鬧,那笑聲隨風久飄。溫暖的壁爐,盈盈升騰著熱氣,一家人圍在爐邊,臉上掛著滿足與愜意的笑容,盡享天倫之樂。這里有悠久的歷史,這里更有動人的故事。
我心中的桃花源,正睡眼朦朧的仰臥在某一座挺拔而巍峨的高山上。落葉為它換了一身“炫目靚麗”的秋裝,樹木雖然枯萎了,花朵雖然凋謝了,但仍留下了一片片金色,整座山看上去包裹的金碧輝煌,偶爾有一片樹葉從枯木上落下來,為我的心情涂抹上富有詩意的一筆,走在落葉覆蓋的小道上,嘎吱嘎吱,葉子在我的腳邊調(diào)皮的舞蹈。而山下的小鎮(zhèn),正呈現(xiàn)一副熱鬧非凡的景象,香甜可口的水果擺滿攤上,整條街道飄著若有若無的清香,農(nóng)民們喜笑顏開,孩子們更是無比歡暢。
我心中的桃花源,正度假在明媚的海灘上。一望無際的大海,蔚藍晴朗的天空,柔軟舒適的沙灘,毒辣熾熱的驕陽,一切都泛著陽光般的美好。赤腳飛奔在沙灘上,看海水肆虐的撲打著腳丫,笑容逐漸浮現(xiàn)臉上。捧起一把細細的沙,微緲的沙粒從指縫間傾瀉,柔和而粗糙。孩子們興致盎然的撿著鵝卵石,那一塊塊圓潤、光滑、美麗的鵝卵石,安靜的躺在在孩子們稚嫩的小小的手掌上,而陽光則灑在他們興奮的紅彤彤的臉蛋上。
我心中的桃花源,正奔跑在空曠寬廣的田野上,享受著溫和的陽光。青翠的草、碧綠的樹、嬌艷的花、隨著暖融融的輕風蘇醒了,它們微微擺動著身軀,在絢爛的陽光下生長。河水姑娘不甘示弱,凍解了自己堅硬的外衣,歡快的跳躍起來,盡情的展示著自己曼妙柔美的身姿。小心翼翼的觸碰著,那一絲微涼,纏繞著指尖,一直流淌到心底,隨著清澈見底的河水,心情也豁然開朗。一向溫順乖巧的綿羊快樂的撒著歡兒,那個活潑伶俐的牧羊男孩也咯咯笑著打滾在草叢上。
睜開眼,我還是坐在窗邊的課桌旁,還是背著沉重的書包行走在路上,還是對著低沉的天空嘆息,還是懷著心中的桃花源這個美麗的夢想。
我心中的桃花源作文【二】
幾年前,爸爸花巨資買下了金橋開發(fā)區(qū)的一幢別墅。依著楊高北路,隔著幾百米寬闊的綠化帶。鬧中取靜,出行也十分方便。爸爸說,在這大別墅里住著,閑來養(yǎng)花弄草,屋子前面的草坪種上果樹堆上假山,這便是他理想中的桃花源,他這輩子再也不想搬家了。可是爸爸始終沒有答應把鄉(xiāng)下的爺爺奶奶接來同住,只是把我的臥室和書房安排得格外舒適。
帶著相機,我經(jīng)常到那寬闊的綠化帶散步,因為那里一年四季變化著各種美麗的風景。正如《桃花源記》中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我也常常覺得這真是個桃花源呢。
周末的楊高北路,依然是車流不息,路旁的綠化帶,在園林工人的盡心照料下蔥蔥郁郁,更有盛開著的花兒,紅的,黃的,紫的,興意盎然地點綴其間。一個婦女進入了我的視線,她的手推著的是一輛嬰兒車,孩子的神情幸福而安寧,又有一個五六歲的孩子騎在爸爸的肩上,手里高舉著一個氣球,一臉的滿足。我正想吟誦“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時,卻不料窺見這樣一幕:
路旁,有一個老人緩慢而吃力地獨自轉動著自己的輪椅。他的所在之處有些引人注目,沒有在人行道上,而是處于車水馬龍的馬路邊緣。他倔強而孤立在那樣一個特殊的位置,用那樣地決絕而不羈的眼神回答著路上的每一個行人關注的目光。老人那雙沾滿了黑漬的白手套,仿佛在告訴我他一向無人照料的處境,他一下又一下地移動輪椅上地那根軸,那樣地用力,但敵不過歲月和病痛帶給他的蒼老和虛弱,于是,他前行得很慢,差不多是一寸一寸地在挪動。
老人的體態(tài)有些臃腫,看上去有一半身體癱軟在座椅上。我猜測老人一定中風過的,因為他的頭總在一刻不停地在神經(jīng)質(zhì)地抖動著,嘴角在不經(jīng)意間流下的是口水。
真是“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嗎?此“并”可是一起的意思啊!
為何?為何?我們稚嫩的孩子總是有人推、有人抱、有人關心,而我們的老人常常是那么寂寞孤獨無助?!
我默默地走上前去,問清了老人想要去的地方,開始推著他一步步地向前。夕陽西下,我仿佛推著的,是我的那中過風的爺爺,忍不住感慨:沒有了老人的幸福和安寧,再美的地方,也不能算是“桃花源”啊!
幼有所樂,老有所養(yǎng),“怡然自樂”的,有我們這些孩子,更應該有我們的老人。
噢,我該向爸爸提出把爺爺奶奶接過來住了。
這,才是我們心中的桃花源。
我心中的桃花源作文【三】
春風依舊桃花笑,清酒一壺濃半山。淡泊寧靜如浮云,燈波槳影疊疊、滿和諧。
——題記
漁人詫異桃花源之美,村中人生活和諧美滿,淡然幸福。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而我心中的桃花源叫做“和諧”。和諧生美,生活添趣,社會安定。
和諧,源于心的追求。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的桃花源。這是他的追求,厭倦了世間的喧囂,在無車馬喧鬧的人間仙境結廬,不問世事,看盡山中日出與夕陽,聽聞林間鳥語花香。這樣一幅“恬然山間”之作躍然眼前,自然與人化為一體,美應運而生。這就是一種和諧。陶淵明的和諧生活是他心中已久的追求,故曰和諧的美源于心的追求。
若只為名、利追求,又何能生出和諧?無私地面對生活中的每個人,不管陌生與否,給予一個微笑,同意會得到一個微笑;寬容地對待曾經(jīng)傷害自己的人,會獲得另外一份情誼;善良地給予他人幫助,自然有股溫暖注入心田……和諧的相處會帶來一個個的奇跡,這些,都是源自于心靈,心靈美,才會衍生和諧,才會找到心中的那片桃花源……
和諧,源于心靈交匯,源于理解。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李白揮手拜別著那位陪他喝酒的隱士,何其瀟灑,何其自信,自信明天他們還將再續(xù)前歡!一個眼神,一個揮手,一句長嘆,隱士便會意,哪里還用得到言傳?這樣的一幅“瀟灑拜別”圖讓人心中震撼,激起無限感慨,百轉千回。說到李白,又不禁想起那和他神交已久的杜甫。他們一位屬“浪漫主義”,一位屬“現(xiàn)實主義”,誰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們相互理解,和諧之光必定綻放。杜甫稱李白是“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他們曾在洛陽相遇,一起漫游梁宋,而后二人各居一方,寄送詩箋交流。杜甫曾經(jīng)思念他,希望來日共飲一杯酒,共同論詩文。
相互理解衍生和諧,在生活中去體味別人,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才會生出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面。桃花源中的人熱情好客,彼此互相幫助,互相理解,才有那一片祥和之景;假使他們只為自己,對別人不管不顧,那么桃花源也早就消失不存在了吧……生活亦是桃花源,生活在這片桃花源,也該互相理解,共同進步。人和人的交往以誠相待,清淡如水,盡管偶爾爭吵偶爾不和,這個時候理解下別人,多為他人著想就會變得簡單美好了。所謂的和諧其實不難做到,只要相互理解,摩擦就會減少,大家和和氣氣,就會有一個安定的社會,沒有斗爭、欺負、陷害……只是一片凈土,一片歡樂漫漫,這才是心中的那片桃花源。故曰理解生和諧。
在當今這個社會,在北京20xx奧運會即將來臨之際,為了神圣的理想和追求,為了奧運的圣火,讓和諧化作一縷春風,吹進你我的心田,播種和諧的種子,將愛傳遞,讓心中和諧的桃花源向世人敞開!愿每個人沐浴和諧的陽光,追求和諧的夢想,創(chuàng)造和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