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jié)尊師名人名言
中國傳統(tǒng)民居的堂屋中間一般供奉天地君親師,可見師是僅僅次于父母的長輩。故以前稱呼老師都是師父,小編收集了教師節(jié)尊師名人名言,歡迎閱讀。
1. 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guān)漢卿
2. 學之經(jīng),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勸學》
3. 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4. 疾學在于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5. 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6. 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7. 經(jīng)師易求,人師難得。——《北周書》
8.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韓愈
9. 師者,人之模范也。——楊雄
10. 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11. 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12.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13.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蓳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mdash;—《論語》
14. 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15. 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16. 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后道尊。——歐陽修
17.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18. 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
19.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20. 務學不如務求師。——楊雄
21. 舉世不師,故道益離。——柳宗元
2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23. 師以質(zhì)疑,友以折疑。師友者,學問之資也。——李惺《西漚外集•冰言補》
24. 圣人無常師。——韓愈
25. 人冀子孫賢,而不敬其師,猶欲養(yǎng)身而反損其衣食也。——(清)王卓《今世說》
26. 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呂氏春秋》卷四《尊師》
27. 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28.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xiàn)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毛澤東
29.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30. 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guān)漢卿
31. 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32. 君子隆師而親友!盾髯有奚怼
33. 疾學在于尊師!秴问洗呵飫駥W》
34. 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35.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
36. 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37.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
38. 蕓蕓眾生,孰不愛生?愛生之極,進而愛群。——秋瑾
39. 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40.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吉鴻昌
41. 故立志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王陽明
42.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43. 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guān)漢卿
44.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45. 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46. 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huán)境也都能適應。——丁玲
47. 事師之猶事父也!秴问洗呵飫駥W》
48. 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49. 學之經(jīng),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經(jīng):途經(jīng)、好其人:愛戴教授自己的人,虛心向他 們求教。隆禮:尊崇禮義)《荀子、勸學》
50. 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51. 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盾髯印⒋舐浴
52.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蓳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53. 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54. 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