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二)
唐朝詩人孟郊說的好:“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最后兩句詩的意思是:誰說小小的草兒赤子的心,能報答春天的陽光母親的恩。這話一點兒也不假,母親對我們恩太多了,絕對報答不完。小時侯,我沒有注意母親對我的點點滴滴的母愛,而如今,我長大了,終于注意到母親對我點點滴滴的愛。
記得有一次吃飯,我家吃羊肉。我本來就是一個肉食主義者,專挑滿是瘦肉的羊排吃,對那肥肉,絕對是瞧都不瞧一眼。而媽媽卻去吃那肥肉。我明明白白的看著她從那棕色的湯中夾了塊瘦肉,她看出是瘦的后,便將那塊瘦肉放到了盛馬鈴薯絲的盤子的邊沿,等待我來將它“干”掉。她又在看不清楚的湯汁里夾了一把。這次,夾到的是一塊我不愛吃的肥肉。她沒有一絲半毫的不愿意,直接把那塊肉送進嘴里,吞下肚中,一切的一切都那樣自然,似乎是很早就想好了似的。
還有一次,由于頭天晚上(星期五)我寫作業(yè)寫到大約9:45才睡,第二天我起不來了。媽媽將我拉了起來,慢慢幫我穿衣服,當我穿好了并且已經(jīng)醒來時,我發(fā)現(xiàn)母親竟只穿著一條褲子,一件上衣,披著外套。問她時,她卻說:“我不冷。”
母愛,令人難以理解……
簡評:難以理解,因為,已經(jīng)不需要理解。溫情的感動,只在默默無聲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