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感動的白發(fā)
蔡竹青
有一種愛,撕心裂肺,撼天動地,任何文字在它面前都蒼白脆弱,如果必須給它一個定義,只有兩個字比較貼切——付出。
在我剛剛升入初中時,一天下課,一位衣衫樸素,腿腳有點不利索,頭發(fā)亂蓬蓬的年過半百的老頭,手里拎著一個塑料袋,來到我們班。他緩緩地走到垃圾堆,用那雙枯糙的手費力地翻著什么,原來他在找廢品。不一會兒,他找到了兩個塑料瓶,小心翼翼地放進袋子里,然后欣慰地走了,仿佛走得格外輕松。我原以為他只是一個乞丐,心里產(chǎn)生了同情,聽老師一說,我心里由衷地產(chǎn)生了敬佩之情……
他是我們學校的華老師,身患股骨頭壞死,家中有兩個兒子,都考上了大學。由于昂貴的醫(yī)藥費以及兩個兒子的學費,使家庭經(jīng)濟出現(xiàn)了負擔,迫使他平常以撿垃圾為職業(yè),工資加上賣拉圾的錢才能湊和家里的開支。
聽了老師的介紹,我的腦海里立刻浮現(xiàn)出華老師的白發(fā)。那縷縷的白發(fā)在陽光的照射下,仿佛一根根銀絲,堅硬而又美麗!華老師的白發(fā)使我這個不曾落淚的女孩流下了淚水,同時我的心還在抽搐著,我知道,這種感覺的名子叫感動。
以后的日子里,每當華老師來到我們班,我就會毫不猶豫的將積攢下來的瓶子給他,有時甚至將我正在用的喝水的瓶子給他——不只我,我們?nèi)嗤瑢W都是如此,我們不是在給一個老師,或是在給一個乞丐,而是在給一個偉大的父親!
華老師,為他的兩個孩子付出的太多太多,他對兒子的愛就像蠟燭般慷慨,猶如宇宙般廣闊,仿佛大海般深沉。但無情的歲月并沒有因此而感動,反而在他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刻下了道道深溝。而他繼續(xù)這樣生活著——為了他的孩子們。
華老師在未來的道路中走著,在燦爛的陽光下,除了那“矯健”的身影,還有一頭顯眼的白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