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趕集有感1200字
戊子年十二月二十一,逢集。這是我回家的第十六天,天天把精力放在四處奔波上,清晨醒來,突然感覺最遠的地方就在身邊,心中陡然生出一種莫名的悲哀。于是,決定去集上走走。
這個集市,生在鄉(xiāng)村,不像城里那些商場,有著許多富麗堂皇的名字,它是沒有名字的。它亦沒有城里商場那種天天熱熱鬧鬧的福氣,它只逢一、六。也就是說,只有農(nóng)歷一六掛尾的日子,它才有展示自己的舞臺。平時,這條土街,像極了夕陽中盼歸的老人,冷清至極。
吃過早飯,收拾停當,出發(fā)。
集市離家并不遠,只有二里多地,翻過家東邊一座小石橋后走不久便能到。路邊,那些久違了的枯死掉的蒿草、不知被什麼東西撞去了一角的土墻、那棵歪脖子的老樹、樹下早已閑置不用的碾盤、年久失修搖搖欲墜的小石橋,都感覺是那么的親切熟悉。我不是個隨遇而安的人,但我留戀每一處我生活過的地方。這不是我的故鄉(xiāng),或許我們一家在這里,真的是個過客。但這里曾有我的童年,這里曾有我?guī)啄甑纳,因著這份熟悉親切的感情,我便熱愛這片土地。
走近小河的時候,我一眼便望見了那缺了許多石口的并不太高的河堤。我想都沒想,抬腳便邁了上去,習慣性的回頭看了一眼身后不遠的媽媽。這個再也熟悉不過的動作,一下子喚起了我童年的記憶,小時候每每爬上這個河堤,必定會偷偷的看媽媽一眼,因為怕她喊我下來。在她眼里,那窄窄的河堤,對一個小孩子來說,意味著挑戰(zhàn),更意味著危險。我走了幾步,媽媽沒有喊我下來。我又走了幾步,便乖乖的自己下來了,因為我意識到,我不再是昔日那個六歲的孩童,現(xiàn)在的我,過完春節(jié),便已是弱冠之年。童年,就像小河里的水,一去不復返,不能重得,空留記憶。
過了小石橋,突然想起了老輩人講過的故事:那個小集市,原本是在河岸上的,因為夏天雨季時老是漲水,便搬到了現(xiàn)在幾百米外的土街上。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現(xiàn)在,幾乎沒有人記得這些了,更幾乎沒有人在乎這些了。也許只有我還在為小集操心:現(xiàn)在在鄉(xiāng)人眼里依舊輝煌的它,會不會偶爾惦記那在河岸的老家?等河水干涸了,它還會不會搬回去呢?我呢?
或許是因為靠近年關的緣故,四鄰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都來辦年貨,小集顯得比平時格外熱鬧。除了平時的瓜果蔬菜、柴米油鹽、針頭線腦、鍋碗瓢盆、鞋帽棉襪,還豎起了幾個賣衣服的高架子。修鞋的老伯依舊在忙活,臉上的皺紋依舊那么深,我在他的鞋攤旁蹲了一會兒,期間他在換線的時候看了我一眼,我朝他笑了一下。忘不了那次,他給我的鞋細心的上了膠,分文未取,當時,我也是像剛才那樣朝他笑了一下。要知道,在鄉(xiāng)下,“謝謝”二字是說不出口的,也是不實用的。
耳邊是嘈雜的討價還價的聲音,為了一只蘋果、一個雞蛋或是一毛錢,她們也要爭論上大半天。以前總是特別鄙視那些村婦們斤斤計較的嘴臉,現(xiàn)在卻釋然了。琴棋書畫詩酒花是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亦是一種生活,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有什么資格去鄙視別人呢?
遇見很多半生不熟的人,他們都向我打招呼,寒暄著問我什么時候回來的、放了多少天假之類的,心里很是溫暖。也遇見了幾個同樣放了假的同學,彼此閑聊了幾句,張?zhí)O說她家殺了一頭豬,非要扯我去家里吃飯,很開心。
花一塊銀子買了一點菠蘿,剛要吃的時候想起了曉莉對我說過的話:“腎不好,不能吃南方水果,最愛的菠蘿也千萬不能吃!庇谑切πΓ匦掳,放回籃子里去。
錢包里還有二十塊銀子,避開媽媽,購得二十斤芹菜。賣菜的大伯耐心的用稻草繩幫我捆好,末了,又給我添了幾棵,我沒有推辭,不是想占小便宜,而是不想駁了大伯的那份心意,傷了那份淳樸。
扛著大捆的芹菜往回走,突然從心底里羨慕起這種平淡的生活。
又經(jīng)小河,河里的冰此時已經(jīng)化開。嘩嘩的河水讓我記起了那句農(nóng)諺:“三九開了河,明年吃饃饃!痹肝矣H愛的鄉(xiāng)親們,都過上幸福的生活。
二十斤芹菜,估計能吃到過年了,呵呵。
扛在肩上,覺得沉甸甸的,但我樂意,因為這是我今天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