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800字
一眨眼,我已經(jīng)是初二的學生了,隨之而來的挑戰(zhàn)是:作業(yè)越來越多,英語要背的課文越來越長,要參加的補習班也越來越多。因為,我是初二的學生了。
每個星期五,我都會扛著一個巨大又沉重的書包回家,里面都是要做的作業(yè):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生命科學,試卷、練習冊、報紙、默寫本……與之要爭搶時間的是補習班。時常在做一道非常復雜的幾何題,百轉(zhuǎn)千折中冒出一個火花,剛有思路時,就被媽媽催著:“快點,快點!嘀嗒的車子已經(jīng)到了,馬上出發(fā),不然要來不及啦!”把書一扔,立馬奔向補習班。來去一個小時,學習2小時,回到家,原先的火花已稍縱即逝,腦海里就像U盤被格式化了般空空如也。于是,嘆口氣,坐下來,拍拍腦袋,再次成為深深扎根的樹樁。有時是寫作文,剛打好了腹稿寫到一半時卻要去上課,回到家就得重新理思路,想出怎么連下去。這樣一來,完成作業(yè)的速度大大減慢。做作業(yè)被上補習班分割成了一個個碎片。
做作業(yè)如此,背課文也同樣。
初二英語課文的篇幅比起以往的,不是一倍、兩倍地增加,而是五、六倍都有了。原本我的背書速度就很慢,所以現(xiàn)在,一篇英語課文不花上1小時,根本是背不出的。于是,我抓緊一切時間背書:去上學時、去補習班時,我在車上背書。但是車上看書有點暈車,所以幾次以后吸取教訓,想出了另外的方法——事先把課文讀一遍錄在手機里,在車上通過聽、跟讀來背誦。乘車的時間要充分利用起來。在食堂排隊拿飯時,英語書也成了我的標配。去醫(yī)院看病,等著叫號時也拿著我的英語書。所有等候的時間都要利用起來。就是靠著這些碎片化的時間,我背一段、再背一段,如“滴水成河”、“粒米成籮”般啃下整篇文章。
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像這樣時間被碎片化或利用碎片化時間的情節(jié),如運動、玩iPad、看書等等,耳邊充斥著大人們的叫嚷聲:“快”、“快”、“快”。不知道是這世界節(jié)奏太快了,還是我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時間被碎片化,我很無奈;利用碎片化時間,我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