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書表孝心作文700字
古往今來,家書一直是女表達情感的最好用品。對家人的關懷,也許一封家書也難以完全表達出來吧!
曾經(jīng)杜甫在“安史之亂”在長安為家人寫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春望》,思家之情可見一斑;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卻又是張籍的孝心之處,一言難盡的情感在最普通的詩句中并發(fā)出來,這便是張籍的“表孝心”。家書是讓人寫不盡憂愁、訴不盡的苦衷,子女遠在他鄉(xiāng),祈求父母不為自己操勞、七啊不為自己擔憂,何謂“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在眾多詩人中,我只覺杜甫才是那位你我們感同身受的詩人,不僅從《春望》體現(xiàn)出來,更有《述懷》兩句:“自寄一封家書,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來,存心亦何有。”杜普寄往江蘇10個月,可那時卻又害怕得到家人的消息,因為害怕消息是不幸的。如此可見,在古代戰(zhàn)亂中一封家書是何等的寶貴!對親人更不只是一句簡單的平安,更是讓親人覺得有著落。
如今,將說的方式依舊沒有改變,更多的變成了短信、賀卡的方式,也在不用“憑君傳語報平安”的約束。更多學校老師們提倡寫信的表現(xiàn)手法,現(xiàn)在人們希望這種歷史悠久卻帶有浪漫氣息的家書不會消失。用書信表達自己的孝順之心當然是一個好辦法,它比短信顯得更加富有情感,因為那一筆一劃不正表現(xiàn)了子女的用情深刻嗎!字里行間,比短信的方式更繁瑣,卻又無法阻擋自己的情感發(fā)泄。所以若是想給父母表達自己的心意,想找父母解答自己的心事,書信便是你情感的最好歸宿。
如果人們對于書信更為了解,就會發(fā)現(xiàn)書信一直在我們身邊,這種方式一直抹去不了,因為書信是無法代替的。
一封家書表孝心,你是否也該拿起紙筆,給父母寫一封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