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800字
碎片化,顧名思義,就是把完整的事或物分割成許多部分。那可能還是有些人疑惑不解,究竟什么是碎片化的生活呢?
我們可以先從碎片化時間講起。在這個時間段中我們無法做正事,只能做其他的事情來填充。例如,有的學(xué)生們上學(xué)乘公交或者地鐵,他們會在這時復(fù)習(xí)功課,看書,甚至有的掏出手機打游戲;學(xué)校里的下課時間和午自修,學(xué)生們也會趁此時間做功課;上廁所的時間,也有人喜歡看書或玩手機。以上例子,都是在利用碎片化時間。于是,便有了碎片化的閱讀,碎片戶的信息,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這樣下來,就形成了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生活,其實也是一種多元化的生活。如今,21世紀(jì),我們的生活漸漸被科技填充。電視、電腦、多媒體、手機…我們可以獲得的信息,不再局限于報紙、口述、書籍,只要登上電腦,打開網(wǎng)頁,輸入關(guān)鍵字一搜,它就會告訴你答案。漸漸地,我們也越來越依賴科技。然而,一旦獲得信息的途徑多了,內(nèi)容就容易相悖,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各說各有理,誰也不知道真相究竟是什么。
除此以外,因為科技的出現(xiàn),“碎片化閱讀”的問題日益嚴(yán)重。碎片化閱讀的最大特點就是斷斷續(xù)續(xù)不完整。人們閱讀完一本書不僅會花很長的時間,閱讀質(zhì)量也會大大下降。可怕的是這種碎片化的普及率日益提升。看了一遍新聞標(biāo)題,就以為自己對這件事情了如指掌;草草看了一遍書,就以為自己對這本書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了。真正懂如何閱讀的人,如果他(她)想了解時政新聞,他(她)會主動搜查數(shù)據(jù)來作為參考,自己分析、推斷、總結(jié);如果他(她)愛看書,他(她)會看一遍又一遍,在書上留下筆記,直至完全弄懂。這就是碎片化的弊端,人們只知道表層含義卻不懂深層含義。
所以,碎片化時間的利用往往并不盡如人意。更有甚者,為了填充碎片化的時間而影響到一天的生活質(zhì)量。但不管如何,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我們也要好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更好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