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支離破碎作文1000字
事務被肢解,東一點西一點地去完成;知識被粉碎,這一些那一些地塞入腦中;時間被破碎,化作漫天飄舞的碎片。當現(xiàn)代的“快”撞破原有的寧靜時,宛如石塊擊碎鏡子般,讓原有的世界支離破碎。
當一切都被碎片化時,我們的生活又剩下什么呢?
當社交碎片化了,人之間的真誠也難覓蹤跡了。如今,高度發(fā)達的通訊手段越來越多,qq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為常用的軟件。我們所發(fā)送的消息已不再需要數(shù)天話數(shù)小時的時間來傳遞,信件往來也逐漸在潮流中失去了蹤影。但恰恰是如此發(fā)達的通信方式,讓我們的社交活動變得四處飄散。在家中,在補課路上,在任何一個細小的事件里,我們都能與朋友交流。但是,在幾分鐘幾分鐘的交流中,又能有著多少真情呢?當我們同時與數(shù)個好友聊得火熱,用言語嬉笑打鬧時,有誰知道有否有人在敷衍著呢?都在用著兄弟姐妹相稱,又有多少人會在困境之中能伸出援手呢?碎片化的社交,將真誠埋藏在交流的深處,難以尋覓。
閱讀碎片化了,知識也難以獲取了。當下的生活中,存在著不熟的標語噱頭。無數(shù)的“三分鐘教你……”的微信頭條,就是閱讀已經(jīng)成為碎片的最大特點之一。大大小小的公眾號,把成功人士的經(jīng)歷概括一番,再從講話中摳出只言片語,最后附上一萬心靈雞湯,便成為了所謂的成功秘訣。如此粗陋的文章,卻總能在被推出時被奉若珍寶,為什么?正是因為碎片化的閱讀,在會導致了這一現(xiàn)象。
無論是讀一段文字,一篇文章還是一本書,我們總會一目數(shù)十行地將文字分段,再取幾句文字,思索數(shù)秒,便認作是讀完。如此閱讀,也難怪人們會因看到那些文章中的一些看似有哲理的話而認為其乃“黃金屋”。類似的,當《圣經(jīng)》被分段,再被分成數(shù)章后,原先的基督教便分裂了。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所認為重要的片段,各執(zhí)己見,卻沒有人能意識到《圣經(jīng)》本就沒有段落,就和古人寫的文章一樣,是因為將文章分為碎片后,內(nèi)涵就隨之改變了。像這樣碎片化的閱讀,最終只會讓曲解成為習慣,而不能讓我們學習到真正的知識。
當然,并非所有的碎片化都只會導致不好的結(jié)果。就如碎片化的閱讀,它不適合用于有意義的書的閱讀。但在讀一些放松身心的文章時,或是瀏覽概要時卻是十分實用的。它不僅節(jié)約了閱讀時間,也能讓我們能緩解長時間深度思考帶來的疲憊。碎片化的時間管理也是一樣有所益處。就如“番茄工作法”一樣,將時間分為一個個小塊,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消除了勞累。
總而言之,在這個節(jié)奏迅速的時代中,“碎片化”是不可避免的一個過程。但只要能夠恰當?shù)睦盟槠@一特點,讓生活的間隙發(fā)揮出它們未被發(fā)掘出的價值,進而相輔相成。我們的生活才能不在這個時代中變得支離破碎,化為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