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碎片劃的并不是生活作文900字
遇上碎片化生活,其實并不像它聽起來那么糟糕,被碎片劃的是時間,而不是生活本身。而我認為碎片化的生活是適應這個迅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的。
首先,碎片化生活的發(fā)展源于與之匹配的手段與技術的研發(fā)。移動設備,多媒體展示,應用軟件。例如,出租車上的時間屬于碎片時間,本來我們或許享受了一整段的車上休閑時間,看看車外城市喧囂又或許是和司機大侃特侃。而現(xiàn)在,車載的多媒體裝置可能使你在短短的車上時間學會一道菜的做法,或許是手機上跳出來的一條推送,讓你知道了周末一個你喜愛的藝術家的展覽時間。而在這些碎片化信息輕快地跳入你腦海的間隙中,你依然可以看看窗外的風景,或是和司機大侃特侃,碎片化的生活帶來碎片化的信息,我們不能說每一條信息對你來說至關重要,但是至少他們或許會對你有所裨益。
碎片化的生活會不會對于我們的思維產(chǎn)生影響?答案是肯定的。社會發(fā)展節(jié)奏越來越快,帶動的不僅是時代的發(fā)展更是我們千千萬萬最渺小的個體的生活節(jié)奏。在一個最最平凡的一天,我可能需要背十頁英語單詞,看某一個講座上某一位教授推薦的專業(yè)書籍,完成一天必須完成的學科作業(yè),書架上剛買回來的小說等待我翻開。本就緊張的校園生活中,要為這些派出獨立完整的時間是難之又難的。而在大塊時間中的碎片時間,是最適合也是最需要被利用的,吃完早飯到第一節(jié)課開始的時間,每節(jié)課下課的十分鐘,食堂排著長長隊伍的時間,放學后到晚自修開始的時間,晚自修結束到睡覺前的時間,每一段時間都短暫零碎地不起眼,而要是利用起來確是一段很長的時間。
一定有人認為,這樣零碎時間會使思維變得不那么有序,使所學混亂。這就是一個誤區(qū),生活趨向于碎片化,而不是完全碎片化,我們可以在完整的時間里分劃出一段時間來對碎片化時間里的所學進行整理和歸納,在過程中對于記憶進行梳理,在邏輯的主導下,所學自然會有條不紊,而這段時間也會作用于二次記憶。思維的邏輯性和嚴密性反而會得到很好的鍛煉。
最后,我認為我們不能他主觀地去評判一樣事物的好壞,也不能一味認為現(xiàn)代科技的進步會使人本來的一些能力或性格發(fā)生重大變化,要強調(diào)的是,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一定是為人所利用的,它一定不會起主宰作用,好與不好,永遠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