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碎片化的生活作文800字
自工業(yè)革命之后,人類社會進入到前所未有的高速發(fā)展階段。由于生產(chǎn)效率的提高,人們得以有時間做其他事情,不知不覺中,人們的生活被分割成無數(shù)碎片。這顯而易見有自己的優(yōu)勢,可以充分利用時間,但是如果只會做更多的事而缺乏確定的目標就會陷入困惑。儒家所謂的中庸,就是在這其中找到平衡。
歐陽修文章多成于“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足可見其懂得善加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魯迅有言:時間就如同海綿里的水,要擠總會有的。古時有叫孫敬的人,在深夜時學習為避免犯困用繩子一頭拴住頭發(fā),一頭拴住房梁;還有名叫蘇秦人,為避免犯困,每當快要打盹時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振奮精神,成語懸梁刺股便從這而來。
當然做到善加利用時間并非易事,需要毅力,也需要巧勁,這也他們正是易于常人之處。“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浪費時間”愛迪生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句話:同樣是測量一個燈泡的體積,采用灌水測水的體積既是燈泡的容積比用尺進行傳統(tǒng)的測量省時許多。正是這樣高效的利用時間愛迪生才得以一生中擁有如此豐富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享譽世界。
然而在現(xiàn)代社會,網(wǎng)絡科技日益發(fā)達,萌生出眾多不同功能的應用軟件,原本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發(fā)生著深刻改變。舉例來說,人們不再需要空出大把時間去實體店貨比三家選擇禮物,在購物網(wǎng)站上即可直觀的看到同類商品,足不出戶就能完成。又例如社交軟件“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我們的溝通更加快捷方便。但在這其中不免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某少女網(wǎng)戀遭騙;某少年沉迷于游戲無心學習。社交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惡化了原本就缺乏真誠和信任的社會關系,人們在網(wǎng)絡上隱藏真實的自己,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每個人仿佛帶著一張張無形的面具,有時我們自己也并不知道。
由此帶來的就是人們開始更加專注于自己的得失,在虛榮浮躁的社會中失去了自我。在我看來合理的利用時間,并且擁有明確的目標和理想方能真正達到碎片化生活的意義。